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锄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诗句:
- 三十世家 · 孔子世家
译文:
《齐人闻而惧》
齐国的人听说此事后感到害怕,认为:“孔子如果执政必定称霸,称霸后我们的地盘就会接近他的辖区,那我们就成为他的先并了。”于是齐国人提议将土地送给孔子。黎锄说:“我们可以先试着阻止他;如果他的企图不能得逞,我们再送地给他,这样是否迟了?”于是齐国挑选了八十名漂亮的女子,都穿上华丽的衣裳跳舞,还有三十辆装饰华丽的马车送给鲁国国君。他们在鲁国城南的高门外摆放了美女和乐器,季桓子偷偷穿着便服去观看多次,打算接受,就告诉鲁君这是为周天子游猎,去那里看一整天,耽误了政事。子路说:“老师可以去。”孔子说:“现在鲁国要举行郊祀仪式,如果我们送上祭品给大夫,那我还可以回去。”最终季桓子接受了齐女乐,三天没有处理政事;举行祭礼时,又没有把牲肉和酒俎送到大夫家中。孔子于是出发,在屯这个地方住宿。这时师己送行,说:“老师您并无过错。”孔子问:“我唱歌能表达些什么吗?”唱歌道:“那些妇人可以逃跑,那些妇人的请求可以败坏事情。真是优哉游哉,一年到头就这样过去了!”师己返回来,季桓子说:“孔子也说些什么话呢?”师己如实告诉了他。桓子叹息道:“老师怪罪我是因为献上群婢的缘故吧!”
注释:
- 三十世家:指《左传》中记载的春秋时期齐国的三个世族家族(晏子、田成子、陈恒子)的故事。
- 孔子世家:指《论语》中关于孔子生平事迹的记载。
- 齐人:指齐国的人。
- 闻而惧:听到消息后感到恐惧。
- 必霸:一定能够称霸。
- 吾地近焉:我们的地盘就会接近他的辖区。
- 先:优先。并:通“柄”,掌握。
- 致地:赠送土地。
- 文衣:华美的衣服。
- 舞康乐:歌舞娱乐。
- 文马:饰以花纹的马。
- 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挑选齐国中漂亮的女子八十人。
- 皆衣文衣而舞康乐:都穿着华丽的衣裳跳舞。
- 文马三十驷:装饰华丽的车辆三十辆。
- 遗鲁君:送给鲁国的国君。
- 陈女乐:陈列美女的音乐。
- 陈:陈列展示。
- 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季桓子偷偷换上平民服装去看多次。
- 将受:将要接受。
- 夫子可以行矣:老师说可以去。
- 鲁今且郊:现在的鲁国将要举办郊祀。
- 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如果我们送上祭品给大夫,我还是可以回去的。
- 三日不听政:三天都没有处理政事。
- 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祭礼时,又没有把牲肉和酒俎送到大夫家中。
- 师己:人名,可能是季桓子的家臣。
- 则夫何言: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呢?
- 可夫:可以如此。
- 彼妇之口,可以出走:那个妇女可以逃开啊。
- 彼妇之谒,可以死败:那个妇女的请求可以败坏事情啊。
- 维以卒岁:只为了度过一年。
- 师己反:师己回来。
- 喟然叹曰:叹息地说。
- 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老师说我是因为献上群婢的原因才怪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