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惠帝六年,相国曹参卒,以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王陵者,故沛人,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陵少文,任气,好直言。及高祖起沛,入至咸阳,陵亦自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帝之仇,而陵本无意从高帝,以故晚封,为安国侯。
安国侯既为右丞相,二岁,孝惠帝崩。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王陵,王陵曰:“不可。”问陈平,陈平曰:“可。”吕太后怒,乃详迁陵为帝太傅,实不用陵。陵怒,谢疾免,杜门竟不朝请,七年而卒。
诗句:孝惠帝六年,相国曹参卒,以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译文:在西汉时期,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91年),曹参去世,随后任命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王陵是沛县人,早年曾担任县里的豪强,在刘邦起兵之时,王陵曾经聚集了数千人,但后来并未跟随刘邦。当刘邦返回攻打项羽时,王陵将家人安置在军中,并派遣使者前往,希望劝说王陵归顺汉朝。然而,王陵的母亲得知此事后,私下送走了使者,并流泪表示愿意为儿子王陵而死。最终被项羽烹杀。而陈平则因为与雍齿的交情,虽然被封为安国侯,但因不满于吕氏专权而选择离开朝廷,七年之后病逝家中。
注释:孝惠帝,即汉惠帝刘盈,西汉时期的第七位皇帝。相国,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宰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曹参,西汉初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以廉洁著称。安国侯,封地在安国的侯爵。王陵,阳武户牖乡人,出身于贫寒之家,早年曾是县里的豪强。张负,阳武县的富人,他的女儿孙女都遭遇不幸的婚姻。
赏析:本篇通过记述陈平的生平事迹,展现了其深厚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陈平出身贫寒却才华横溢,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波折。从他年少时不务农事,到成为大汉王朝的重要谋臣之一,陈平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同时,本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斗争,以及人性的复杂多变。陈平的一生充满了起伏和转折,他既有着非凡的智慧和才能,也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戏剧性和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