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诗句

吴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译文

  1. 吴起作为将领时,他和士兵们一起生活,吃的是和士兵一样的粗食。睡觉没有床铺,走路不用马匹,亲自背负干粮,与战士们共同分担辛苦。有个士兵得了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血。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就哭了起来。别人问她:“您的儿子得了病疮,可是将军还替他吸吮脓血,您为什么哭呢?”这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的。以前吴起的父亲被夏王禹杀死,是因为他不战而死;现在吴起又替儿子吸吮毒疮,我无法预测他的结局在哪里。所以我哭了。”
  2. 魏文侯认为吴起善于用兵、为人廉洁公正,能够赢得部下的人心,于是任命他为西河郡的郡守,用来抵御秦国和韩国的进攻。
  3. 魏文侯去世后,吴起辅佐他的孙子魏武侯。魏武侯乘船顺流而下时,在河中央停下来。回头对吴起说:“这里的山河多么坚固美好啊!这是魏国的宝贝啊!”吴起回答说:“这在于道德而不是地势险要。从前夏朝的三苗氏占据洞庭湖、鄱阳湖一带,德行不好却不懂得治理,结果被大禹灭亡了国家。商朝的夏桀盘踞于河济二水的北面、泰山华山的南面、伊阙山的西侧、羊肠阪的东边,他修明政治却不仁义,最后遭到商汤的放逐。周朝的殷纣盘踞于孟门山、太行山的北面、恒山的南面、黄河的东面,他修明政治却不圣明,最终被周武王所杀。由此可见,关键在于道德而非地势险要。如果国君不讲道德修养,那么船上的人都可以成为敌国啊。”魏武侯听了这话很高兴说:“很好。”

注释

  1. 吴起之为将:吴起担任将领。
  2. 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和士兵们中最下层的人吃同样的饭、穿同样的衣。
  3. 卧不设席:睡的时候不用床铺。
  4. 行不骑乘:行走时不用骑马或坐车。
  5. 亲裹赢粮:亲自背负干粮,表示与士兵同甘共苦。
  6. 卒有病疽:士兵突然得了一种毒疮。
  7. 吴起为吮之:吴起替士兵吸出毒血。
  8. 武侯浮西河而下:魏武侯乘坐船只顺流而下。
  9. 中流:指河中间。
  10. 顾而谓吴起曰:回头看向吴起说。
  11. 美哉乎山河之固:这里指的是魏地的山河非常牢固。
  12. 此魏国之宝也:这是魏国的宝贝啊。
  13.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魏文侯认为吴起善于用兵。
  14. 廉平:清廉公正。
  15. 尽能得士心:能够赢得部下的人心。
  16. 乃以为西河守:于是任命吴起为西河郡的郡守。
  17. 以拒秦、韩:用来抵御秦国和韩国的进攻。
  18. 魏文侯既卒:魏文侯已经去世。
  19. 起事其子武侯:吴起辅佐他的孙子魏武侯。
  20. 武侯浮西河而下:魏武侯乘坐船只顺流而下。
  21. 中流:指河中间。
  22. 顾而谓吴起曰:回头看向吴起说。
  23. 美哉乎山河之固:这里指的是魏地的山河非常牢固。
  24. 此魏国之宝也:这是魏国的宝贝啊。
  25.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魏文侯认为吴起善于用兵、为人清廉公正。
  26. 尽能得士心:能够赢得部下的人心。
  27. 乃以为西河守:于是任命吴起为西河郡的郡守。
  28. 以拒秦、韩:用来抵御秦国和韩国的进攻。
  29. 魏文侯既卒:魏文侯已经去世。
  30. 起事其子武侯:吴起辅佐他的孙子魏武侯。
  31. 武侯浮西河而下:魏武侯乘坐船只顺流而下。
  32. 中流:指河中间。
  33. 顾而谓吴起曰:回头看向吴起说。
  34. 美哉乎山河之固:这里指的是魏地的山河非常牢固。
  35. 此魏国之宝也:这是魏国的宝贝啊。
  36.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魏文侯认为吴起善于用兵。
  37. 廉平:清廉公正。
  38. 尽能得士心:能够赢得部下的人心。
  39. 乃以为西河守:于是任命吴起为西河郡的郡守。
  40. 以拒秦、韩:用来抵御秦国和韩国的进攻。
  41. 魏文侯既卒:魏文侯已经去世。
  42. 起事其子武侯:吴起辅佐他的孙子魏武侯。
  43. 武侯浮西河而下:魏武侯乘坐船只顺流而下。
  44. 中流:指河中间。
  45. 顾而谓吴起曰:回头看向吴起说。
  46. 美哉乎山河之固:这里指的是魏地的山河非常牢固。
  47. 此魏国之宝也:这是魏国的宝贝啊。
  48.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魏文侯认为吴起善于用兵。
  49. 廉平:清廉公正。
  50. 尽能得士心:能够赢得部下的人心。
  51. 乃以为西河守:于是任命吴起为西河郡的郡守。
  52. 以拒秦、韩:用来抵御秦国和韩国的进攻。
  53. 魏文侯既卒:魏文侯已经去世。
  54. 起事其子武侯:吴起辅佐他的孙子魏武侯。
  55. 武侯浮西河而下:魏武侯乘坐船只顺流而下。
  56. 中流:指河中间。
  57. 顾而谓吴起曰:回头看向吴起说。
  58. 美哉乎山河之固:这里指的是魏地的山河非常牢固。
  59. 此魏国之宝也:这是魏国的宝贝啊。
  60.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魏文侯认为吴起善于用兵。
  61. 廉平:清廉公正。
  62. 尽能得士心:能够赢得部下的人心。
  63. 乃以为西河守:于是任命吴起为西河郡的郡守。
  64. 以拒秦、韩:用来抵御秦国和韩国的进攻。
  65. 魏文侯既卒:魏文侯已经去世。
  66. 起事其子武侯:吴起辅佐他的孙子魏武侯。
  67. 武侯浮西河而下:魏武侯乘坐船只顺流而下。
  68. 中流:指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