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取秦,厚交也;伐齐,正利也。尊厚交,务正利,圣王之事也。
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
久之,秦召燕王,燕王欲往,苏代约燕王曰:“楚得枳而国亡,齐得宋而国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而事秦者,何也?则有功者,秦之深雠也。秦取天下,非行义也,暴也。秦之行暴,正告天下。
“告楚曰:‘蜀地之甲,乘船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汉中之甲,乘船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寡人积甲宛东下随,智者不及谋,勇土不及怒,寡人如射隼矣。王乃欲待天下之攻函谷,不亦远乎!’楚王为是故,十七年事秦。
“秦正告韩曰:‘我起乎少曲,一日而断大行。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而莫不尽繇。我离两周而触郑,五日而国举。’韩氏以为然,故事秦。
《史记·七十列传·苏秦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这篇传记主要讲述了苏秦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如何运用纵横之术影响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下面是对这篇文章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厚交:结交并保持深厚的友谊。
伐齐:攻打齐国。
尊厚交:尊重并重视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寻求合作与和平。
务正利:注重正当利益,寻求长远的国家利益。
圣王之事:符合圣明君王的行为准则或道德规范。
燕昭王: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的君主,名哙,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渴望复仇。
书:书信,此处指苏秦写给燕昭王的信。
去燕:离开燕国。
欲报仇于齐:燕昭王希望在齐国进行报复行动。
非苏氏莫可:没有比苏氏更合适的人选来执行这一任务了。
召苏代:召唤苏代来处理此事。
善待之:以礼遇相待。
谋伐齐:策划和实施攻击齐国的行动。
竟破齐:最终击败齐国。
湣王出走:齐湣王被迫逃离齐国。
久之:经过一段时间后,即一段时间后。
秦召燕王:秦国再次召见燕王。
燕王欲往:燕王想要前往秦国。
苏代约燕王:苏代劝说燕王不要前往秦国。
告楚:告诉楚国。
蜀地之甲:四川地区的军队。
乘夏水而下江:利用长江的水流。
汉中之甲:汉代的军队。
乘夏水而下汉:利用汉江的水流。
五日而至郢:五天之内到达楚国的都城郢。
韩氏以为然:韩国也认为这样做是对的。
故事秦:按照秦国的要求办事。
通过上述译文可以更好地理解《史记·七十列传·苏秦列传》的内容,同时也能感受到苏秦作为一位杰出的纵横家所展现出的智慧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