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园既入其女弟,立为王后,子为太子,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

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馀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不用,恐祸及身,乃亡去。

诗句

李园既入其女弟,立为王后,子为太子,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

译文:李园娶了春申君的妹妹,被封为王后,儿子被封为太子。他害怕春申君泄露消息后变得骄傲自大,暗中训练死士,打算杀死春申君来掩盖自己的罪行。然而,楚国的百姓中有人知道他的计划。

注释

  • 李园: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臣,因为与春申君(黄歇)有矛盾而策划杀害春申君。
  • 春申君:楚国的大臣,名黄歇,辅佐楚考烈王。
  • 王后:指李园的妻子成为春申君的正室。
  • 太子:指李园的儿子成为楚国的新君主。
  • 毋望之福:没有希望的好事情;没有灾难的好处。
  • 毋望之祸:没有希望的灾难。
  • 毋望之人:没有希望的人,比喻没有危险的人。

赏析

此诗描述了李园在春申君的帮助下,逐渐掌握权力,并计划杀害春申君的故事。春申君虽然表面上是楚王的相国,实际上却处于一个被威胁和监视的境遇中。朱英警告春申君不要过于嚣张,因为他背后有着强大的敌人——李园,而且他已经开始秘密培养死士,准备暗杀春申君。朱英的话提醒了春申君,尽管他拥有很大的权力,但他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最后,朱英离开是因为担心他的警告可能不会被春申君采纳,进而导致他的灾祸。这首诗反映了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同时也展示了忠诚与背叛、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