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稽辞魏去,过载范睢入秦。至湖,望见车骑从西来。范睢曰:“彼来者为谁?”王稽曰:“秦相穰侯东行县邑。”范睢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此恐辱我,我宁且匿车中。”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因立车而语曰:“关东有何变?”曰:“无有。”又谓王稽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王稽曰:“不敢。”即别去。范睢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于是范睢下车走,曰:“此必悔之。”行十馀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王稽遂与范睢入咸阳。

已报使,因言曰:“魏有张禄先生,天下辩士也。曰‘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然不可以书传也’。臣故载来。”秦王弗信,使舍食草具。待命岁馀。

诗句

  1. 王稽辞魏去,过载范睢入秦。
  2. 至湖,望见车骑从西来。
  3. 范睢曰:“彼来者为谁?”
  4. 王稽曰:“秦相穰侯东行县邑。”
  5. 范睢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此恐辱我,我宁且匿车中。”
  6. 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因立车而语曰:“关东有何变?”
  7. 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8. 范睢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
  9. 于是范睢下车走,曰:“此必悔之。”
  10. 行十馀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
  11. 王稽遂与范睢入咸阳。
  12. 已报使,因言曰:“魏有张禄先生,天下辩士也。曰‘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然不可以书传也’。臣故载来。”
  13. 秦王弗信,使舍食草具。待命岁馀。

译文

王稽辞去魏国职位前往秦国,途中遇到范睢一同前往。到达湖边时,看见有辆车马从西方驶来。范睢问:“来的那人是谁?”王稽回答:“秦国的穰侯正在往东去访问各地的县邑。”范睢说:“我听说穰侯独揽秦朝大权,讨厌国内的客卿,恐怕会羞辱我,我宁愿藏在车子里面。”过了一会儿,穰侯果然来到,向王稽问候后,就和车子并行着谈话:“关东地区有什么变化吗?”王稽回答说:“没有变化。”穰侯又对王稽说:“你莫非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宾客一起前来吗?这毫无益处,只会给秦国带来麻烦。”王稽说不敢这样。随即告辞离去。范雎说:“我听说您是个智者,但您处理事情总是迟缓。刚才怀疑车上有人,忘记搜查了。”于是范睢下车跑开,说:“您肯定会后悔的。”走了十多里路,果然派遣骑兵返回来搜查车里是否有人,最后发现车里确实没人,才作罢。王稽于是就和范睢一起进入咸阳城。

赏析

范睢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智谋和策略对秦国统一六国的战略目标起了重要作用。在史记·七十列传中,范睢的故事反映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机智和应变能力。

王稽与范睢的故事展现了范雎在面对潜在威胁时的机敏与谨慎。他通过观察、判断和行动,不仅成功地隐藏了自己,而且避免了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体现了古代外交人员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故事中提及的张禄先生和魏人的来访也是战国时期国际交往频繁的一种表现,说明当时的各国之间有着密切的交流和合作,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开放和多元的文化特征。范睢和王稽的行为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命运,更关乎整个秦国的政治安全和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