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臣闻周有砥砨,宋有结绿,梁有县藜,楚有和朴,此四宝者,土之所生,良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然则圣王之所弃者,独不足以厚国家乎?

臣闻善厚家者取之于国,善厚国者取之于诸侯。天下有明主则诸侯不得擅厚者,何也?为其割荣也。良医知病人之死生,而圣主明于成败之事,利则行之,害则舍之,疑则少尝之,虽舜禹复生,弗能改已。语之至者,臣不敢载之于书,其浅者又不足听也。意者臣愚而不概于王心邪?亡其言臣者贱而不可用乎?自非然者,臣原得少赐游观之间,望见颜色。一语无效,请伏斧质。

于是秦昭王大说,乃谢王稽,使以传车召范睢。

于是范睢乃得见于离宫,详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睢缪为曰:“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欲以感怒昭王。昭王至,闻其与宦者争言,遂延迎,谢曰:“寡人宜以身受命久矣,会义渠之事急,寡人旦暮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受命。窃闵然不敏,敬执宾主之礼。”范睢辞让。是日观范睢之见者,群臣莫不洒然变色易容者。

译文

我听说,古代周朝有砥砨(磨刀石),宋国有结绿(一种宝石),魏国有县藜(一种美玉),楚国有和朴(一种美玉),这四样宝物,是土里长出来的,可是良工巧匠却常常丢失。可它们却被天下人珍视。那为什么圣明的君王会丢弃这些宝物呢?难道仅仅因为不能增加国家的财富吗?

我听说,善于积累家财的人是从国家那里得到的,善于积累国家财富的人则是从诸侯那里获取的。天下有英明的君主,诸侯就不敢擅自积累财富了,为什么呢?因为要分割他们的荣誉啊。良医懂得病人生死存亡的道理,而圣明的君主对成败之事看得很清楚,有利的事情则去做,有害的事情就舍弃,有疑问的事就多试验几次,就算舜、禹再生,也改变不了他们的行为。说这些话最精辟的,我也不敢把它们记载在书里,那些浅薄的又不值得一听。我猜想我是愚蠢而不被大王所了解,是不是我的建议都显得微不足道而不可用呢?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我希望能得到一次机会,在游玩观赏时见到您,望见您的脸色。一句话没有效果,我甘愿接受斧质之刑。

于是秦昭王很高兴,便谢过王稽,让他用传车把范睢召来。

于是范睢才得以在离宫见到秦昭王,他假装不知道永巷,走进里面。昭王来了,宦官生气,把他赶出去,骂道:“大王来了!”范睢装作不知地说:“秦国哪里来的大王?秦国只有太后、穰侯而已。”他想通过这些话来激怒昭王。昭王到来,听到范睢和宦官争吵的话,立即迎接他,道歉说:“我早就应该以身任事,只是因为义渠国的急事,我才日夜向太后请求;现在义渠国的大事已经解决,我就得听从命令。我私下感到惭愧,不够聪明敏捷,恭敬地遵守宾主间的礼仪。”范睢辞让。当天观看范睢表现的,群臣没有不脸色大变、改换表情的。

注释

  • 且臣闻周有砥砨:而且我听说。
  • 宋有结绿:宋代有结绿玉。
  • 梁有县藜:魏国有县藜玉。
  • 楚有和璞:楚国有和璞玉。
  • 此四宝者:以上四种宝物。
  • 土之所生:都是土地出产的。
  • 良工之所失也:但都是良工巧匠所丢失的。
  • 而为天下名器:但却成为世上有名的宝物。
  • 然则圣王之所弃者:那么圣明的君王所丢弃的呢?
  • 独不足以厚国家乎:只是不足以使国家更加富足吗?
  • 善厚家者取之于国:善于使家中富裕的人是从国家中获取。
  • 善厚国者取之于诸侯:善于使自己的国家富裕的人是从诸侯那里谋取的。
  • 天下有明主则诸侯不得擅厚者:如果有一个明智的君主,那么诸侯就不敢擅自使自己的国家富裕。
  • 为其割荣:是因为要分割他们的荣耀。
  • 何也:为什么呢?
  • 为什:什么?
  • 利则行之:利益的话就去做。
  • 害则舍之:有害就舍弃。
  • 疑则少尝之:有疑问就多尝试。
  • 虽舜禹复生:即使像舜、禹这样的圣人再生。
  • 弗能改已:也不能改变。
  • 语之至者:最精辟的话语。
  • :自称。
  • 不敢载之于书:我不敢把它记载在书上。
  • 其浅者又不足听也:那些肤浅的又不值得一听。
  • 意者臣愚:猜想我是愚蠢的。
  • 不概于王心邪:不是被大王所理解吗?
  • 亡其言臣者贱而不可用乎:没有采纳我的意见是因为它低贱而不能被采用吗?
  • 自非然者:如果不是这样的话。
  • 臣原得少赐游观之间:我希望能有机会在游览观光的时候见到您。
  • 望见颜色:望见您的脸色。
  • 一语无效:一句话没有效果。
  • 请伏斧质:甘愿受到斧头的刑罚。
  • 于是秦昭王大说:于是秦昭王非常高兴。
  • 乃谢王稽:便向王稽表示感谢。
  • 使以传车召范睢:派使者用驿车上山召唤范睢。
  • 详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假装不知道永巷在哪里,进去后。
  • 王来而宦者怒:昭王进来,宦官生气了。
  • 逐之:赶走了他。
  • :称呼某人或事物时用的词。
  • 欲以感怒昭王:想借此激怒昭王。
  • :到达。
  • 寡人宜以身受命久矣:寡人应该以身许命很久了。
  • 会义渠之事急:恰逢义渠国的事务紧急。
  • 旦暮自请太后:早晚都会向太后请求。
  • 今义渠之事已:现在义渠国的事务已经解决。
  • 乃得受命:才能得到命令。
  • 窃闵然不敏:私下感到惭愧,不够聪明敏锐。
  • 敬执宾主之礼:恭敬遵守宾客之礼。
  • 是日观范睢之见者:在这一天,范睢受到接见的情况。
  • 群臣莫不洒然变色易容者:群臣没有一个不是脸上变色、态度改变的样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