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睢曰:“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阪,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民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此王者之民也。王并此二者而有之。夫以秦卒之勇,车骑之众,以治诸侯,譬若施韩卢而搏蹇兔也,霸王之业可致也,而群臣莫当其位。至今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有所失也。”秦王跽曰:“寡人原闻失计。”
然左右多窃听者,范睢恐,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秦王之俯仰。因进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臣意王之计,欲少出师而悉韩、魏之兵也,则不义矣。今见与国之不亲也,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于计疏矣。且昔齐湣王南攻楚,破军杀将,再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弊,君臣之不和也,兴兵而伐齐,大破之。士辱兵顿,皆咎其王,曰:‘谁为此计者乎?’王曰:‘文子为之。’大臣作乱,文子出走。攻齐所以大破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而赍盗粮者也。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不亦缪乎!且昔者中山之国地方五百里,赵独吞之,功成名立而利附焉,天下莫之能害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彊则附赵,赵彊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因可虏也。”昭王曰:“吾欲亲魏久矣,而魏多变之国也,寡人不能亲。请问亲魏柰何?”对曰:“王卑词重币以事之;不可,则割地而赂之;不可,因举兵而伐之。”王曰:“寡人敬闻命矣。”乃拜范睢为客卿,谋兵事。卒听范睢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后二岁,拔邢丘。
范雎曰:“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阪。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民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此王者之民也。”
译文:
范雎说:“大王的国家,四周有高山和河流作为屏障,非常坚固。北部靠近甘泉和谷口,南部连接着泾水和渭水,右侧是陇山和蜀地,左侧是函谷关和崤山。只要奋力战斗,就能动员百万大军,战车上千辆,有利的时机就出击进攻,不顺利时就可以固守防守。这些都是称霸天下的地理优势。百姓们害怕个人之间的争斗,却勇敢地参与国家的战斗,这就是称霸天下的民众。”
注释:
- 范雎:战国时期魏国人,后来成为秦国的重要政治家。
- 四塞:四面都有要塞,形容地势险要。
- 甘泉、谷口: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境内。
- 陇、蜀:今四川省一带的山脉和土地。
- 关、阪:指函谷关和崤山,均为古代重要关隘。
- 奋击百万:动用大量的兵力进行激烈战斗。
- 战车千乘:古代一辆兵车需要两匹马驾拉,一乘为一千辆,故千乘表示庞大的兵力。
- 王者之地:形容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防御和进攻。
- 民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百姓们不喜欢私下里争斗,而更愿意参与公共战斗。
- 燕国来的宾客蔡泽:蔡泽来自燕国,以智谋著称。
- 极富辩才的智谋之士:形容具有卓越口才和智慧的人物。
范雎向秦昭王提出了对秦国的几点建议,包括利用秦国的地理优势进行军事扩张、加强内部的团结和稳定等。他的建议得到了秦昭王的认可,并被任命为秦国的宰相。然而,他的建议并非没有争议。一些大臣认为他的做法过于冒进,可能会给秦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范雎则反驳道,秦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丰富的资源,完全有能力在保证内部稳定的前提下,对外进行扩张和征战。他认为,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秦国才能实现长久的繁荣和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