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封范睢以应,号为应侯。当是时,秦昭王四十一年也。

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綈袍以赐之。须贾因问曰:“秦相张君,公知之乎?吾闻幸于王,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睢曰:“主人翁习知之。唯睢亦得谒,睢请为见君于张君。”须贾曰:“吾马病,车轴折,非大车驷马,吾固不出。”范睢曰:“原为君借大车驷马于主人翁。”

范雎列传译文:
秦国封范睢为应侯,时秦昭王四十一年。范雎在秦国任相后,秦国称他为张禄,但魏国并不知道,还以为范雎已经死了很久了。魏国听说秦国将要东伐韩国和魏国,于是派须贾到秦国。范睢听到这个消息,就扮成普通人,穿破衣步行前往魏王的府邸。须贾见到他十分惊讶地说:“范叔果然没有死吗?”范雎说:“是的。”须贾笑着说:“范叔有话对秦国说吗?”范雎回答说:“没有。我前些天得到消息,去拜访魏相,所以逃亡到了这里,怎么敢向秦国说话呢!”须贾问:“你现在做什么呢?”范雎回答说:“我给人做杂役。”须贾觉得同情他,就留他坐下吃饭,说:“范叔这么寒冷的天气,还穿着这样的衣服。”于是给了范雎一件粗布袍子。须贾趁机问道:“秦国丞相张仪,你认识吗?我听说他在大王手下很得宠,国家大事都由相君来决定。现在我的事情进退都在张相君手中。你难道有什么人熟悉相君吗?”范雎说:“主人翁熟悉这件事。我也认识相君,希望为您向相君求见的机会。”须贾说:“我的马病了,车轴也断了,不是有大车驷马,我是不会出门的。”范雎说:“请让我为您向主人翁借大车驷马。”须贾说道:“我家的马生了病,车轴也坏了,如果不是四匹马的大车,我是不会出来的。”范雎说:“请让我为您向主人翁请求四匹骏马。”

注释:

  • 史记:古代历史著作,由西汉司马迁撰写,记录了上至上古传说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 七十列传:这是《史记》中的部分目录名,共包含七十七篇传记,包括各种历史人物、事件等的记载。
  • 张禄:张,即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禄,指官位或爵位。合起来指的是张仪被尊称为“张禄”。
  • 魏不知:魏,魏国。不知,不知道的意思。表示魏国人不知道范雎已经去世很久的情况。
  • 须贾:魏国的一位官员,与范雎有过节。
  • 微行:秘密出行,避免引起注意。
  • 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须贾看到范雎后感到非常惊讶,他说:“范先生真的没有死吗?”
  • 然:表示肯定的语气词。
  • 一寒如此哉:意思是这样艰苦地生活着,真是令人感到凄凉。
  • 唯:只有。
  • 睢请为见君于张君:范雎请求能见到张仪,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 原为君借大车驷马于主人翁:意思是请求能为须贾借用一辆四匹马的大车,以便他能出使秦国。
  • 固:本来的意思。
  • 孺子:对年轻人的称呼。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范雎在魏国受到排挤后,逃往秦国并成为丞相的故事。范雎为了实现自己政治抱负,不惜冒生命危险,秘密出走。他的智慧和勇气令人敬佩。同时,这段文字也展示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