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彊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既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
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走琅邪。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
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
赵高之权倾朝野与秦朝的覆灭
赵高,一名在历史长河中以“权宦”身份留名的宦官,他的故事是秦末乱世的缩影。他的身世并不显赫,而是出身于赵国一个被忽略的家族,由于母亲在秦国遭受重罚,他和他的兄弟们被迫生活在暗无天日的隐宫之中。然而,正是这段苦难的经历锻造了赵高的坚韧和智慧。
秦始皇在位期间,赵高以其出众的政治才华和强大的执行力获得了秦王的赏识,从中车府令到掌管符玺,再到最终成为丞相李斯的得力助手,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坚定。当秦始皇驾崩后,赵高与李斯、胡亥合谋篡改遗诏,立胡亥为皇帝,并赐扶苏和蒙恬死,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秦朝的快速崩溃。
随着权力的增长,赵高开始显露其野心勃勃的一面。他不仅指使胡亥更改法律,还逼死忠良大臣,如李斯、蒙恬等,使得朝堂之上几乎全是赵高的亲信。此时的他,早已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宦官,而是一个操控着生死大权的权宦。
当秦二世继位时,赵高更是如鱼得水,他不仅深居禁中不见大臣,更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操作将国家引向灭亡的边缘。赵高的行为引起了许多不满,但他本人却乐此不疲,因为他深知权力的滋味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浓烈。
赵高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命运往往由自己的选择决定。赵高虽然一度权势滔天,但他的结局却是悲惨的。他的权力虽大,但终究无法逃脱历史的审判。赵高的人生轨迹,如同他生前所掌握的权力一般,充满了讽刺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