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籍死,天下定,上置酒。上折随何之功,谓何为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随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楚王未去齐也,陛下发步卒五万人,骑五千,能以取淮南乎?」上曰:「不能。」随何曰:「陛下使何与二十人使淮南,至,如陛下之意,是何之功贤于步卒五万人骑五千也。然而陛下谓何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何也?」上曰:「吾方图子之功。」乃以随何为护军中尉。布遂剖符为淮南王,都六,九江、庐江、衡山、豫章郡皆属布。

七年,朝陈。八年,朝雒阳。九年,朝长安。

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布因心恐。夏,汉诛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赐诸侯。至淮南,淮南王方猎,见醢,因大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

布所幸姬疾,请就医,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姬数如医家,贲赫自以为侍中,乃厚餽遗,从姬饮医家。姬侍王,从容语次,誉赫长者也。王怒曰:「汝安从知之?」具说状。王疑其与乱。赫恐,称病。王愈怒,欲捕赫。赫言变事,乘传诣长安。布使人追,不及。赫至,上变,言布谋反有端,可先未发诛也。上读其书,语萧相国。相国曰:「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请击赫,使人微验淮南王。」淮南王布见赫以罪亡,上变,固已疑其言国阴事;汉使又来,颇有所验,遂族赫家,发兵反。反书闻,上乃赦贲赫,以为将军。

以下是关于黥布的详细解读:

  1. 黥布简介
  • 出生与早年经历:黥布,原名英布(?—公元前196年),汉族,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因秦律被黥,故又称黥布。他因受秦法而受到黥刑,俗称黥布。
  • 初属项梁与项羽:英布早年因罪行受到刑罚,后随项梁起义。他先后成为项羽和刘邦的重要将领。
  • 被封为九江王与淮南王:在项羽统治期间,英布被封为九江王。后来,汉朝建立后,他被追封为淮南王。
  1. 英布的军事生涯
  • 作为军锋屡建奇功:英布在项羽领导的起义大军中,是个屡建奇功的战将。他在战场上勇冠三军,被称为“常为军锋”。
  • 参与重要战役:他参与了多项重要战役,包括攻击秦卒、杀义帝等事件,这些行为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争议。
  • 与韩信、彭越并称名将:英布与韩信、彭越一起被誉为汉初三大名将。
  1. 背叛与谋反
  • 叛楚归汉:在项羽失败后,英布因内心恐惧而背叛了楚国,转而投向刘邦。
  • 谋反罪被杀:刘邦建立汉朝后,英布因谋反而被捕处死。
  1. 人物特点及争议
  • 个性复杂:英布的个性复杂,既有英勇的一面,也有奸诈、残忍的一面。他多次变换阵营,导致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 史书记载的争议: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英布的记载存在争议,有人批评他被视为腐儒,但也有人认为他对英布进行了客观的描绘。
  1. 历史影响
  • 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虽然英布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他的灭亡,但他的军事才能和对汉朝早期政治格局的影响不容忽视。
  • 文学中的描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英布的形象也颇具戏剧性,如小说《说岳全传》中就对他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夸张的描绘。

黥布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的故事充满了战争和政治斗争的元素。他的性格复杂,既有勇猛的一面,也有狡猾的一面,这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他的背叛行为也为他的一生增添了悲剧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