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为丞相五岁,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至朝,丞相奏请诛内史错。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子共侯蔑代,三年卒。子侯去病代,三十一年卒。子侯臾代,六岁,坐为九江太守受故官送有罪,国除。

自申屠嘉死之后,景帝时开封侯陶青、桃侯刘舍为丞相。及今上时,柏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彊侯庄青翟、高陵侯赵周等为丞相。皆以列侯继嗣,娖娖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于当世者。

张丞相列传译文:
西汉初年,张苍作为丞相五年。孝文帝去世后,汉景帝即位。第二年,晁错担任内史,因受到皇帝宠幸而掌权,多次更改法令。他认为应该对诸侯国进行惩罚和削减。然而丞相张苍却反对这些改变,对晁错心生怨恨。晁错担任内史期间,由于门朝东走,因此不方便。于是他在门外挖了一道墙穿过南边。这道墙位于太上皇庙的围墙内。张苍得知此事后,打算借此法将晁错以擅自穿墙破坏宗庙的罪名治罪,于是向汉景帝奏请诛杀晁错。汉景帝认为晁错所穿并不是真正的宗庙墙,只是其他官署的外墙。况且还是我命令他这样做,所以没有处罚晁错。在朝堂上,张苍又请求诛杀晁错。汉景帝说:“晁错所穿的不是真的宗庙墙,而是其他的宫墙,而且又是因为我让他这么做的,他没有犯什么罪。”之后,在朝堂散会后,张苍对长史说:“我真后悔没有在先杀掉晁错,而要先请示皇上,结果被他出卖了。”到了家中后,因为生气而用血涂死了自己。谥号为节侯。其子共侯司马蔑接替爵位,三年后就去世。其子侯去病接替爵位,三十一年后去世。其子侯臾接替爵位,六岁后因犯罪被削除侯爵。

赏析:

《张丞相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重要文献,记载了西汉初期四位大臣张苍、周昌、任敖和申屠嘉的故事。文章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展示了他们的个人品质和性格特点。张苍和周昌两位主人公的形象尤为突出。张苍是一个忠诚而有智慧的人,他对朝廷忠诚且富有谋略。他的聪明才智不仅体现在他对朝廷的贡献上,还体现在他处理私人关系的方面。例如,当晁错想要擅自改动宗庙墙时,张苍能够及时发现并阻止这种行为,显示出他的聪明与机智。

周昌则是一个勇敢而又谨慎的人。在一次宴会中,他被要求与皇帝同坐,但皇帝却突然问他“你的母亲是否贤良?”周昌的回答既直接又机智,他直言不讳地指出皇帝的问题不妥,从而避免了可能的尴尬局面。此外,他还善于应对各种情况,如面对高帝时,能够巧妙地避开危险。这种机智和冷静使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贡献巨大。

通过对张苍、周昌等人的描写,司马迁展现了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以及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智慧。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