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行久之,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谁可以为御史大夫者?”孰视赵尧,曰:“无以易尧。”遂拜赵尧为御史大夫。尧亦前有军功食邑,及以御史大夫从击陈豨有功,封为江邑侯。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徵,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后五岁,高后闻御史大夫江邑侯赵尧高祖时定赵王如意之画,乃抵尧罪,以广阿侯任敖为御史大夫。
任敖者,故沛狱吏。高祖尝辟吏,吏系吕后,遇之不谨。任敖素善高祖,怒,击伤主吕后吏。及高祖初起,敖以客从为御史,守丰二岁,高祖立为汉王,东击项籍,敖迁为上党守。陈豨反时,敖坚守,封为广阿侯,食千八百户。高后时为御史大夫。三岁免,以平阳侯曹窋为御史大夫。高后崩,与大臣共诛吕禄等。免,以淮南相张苍为御史大夫。
”`
张苍列传
张丞相传
张苍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秦亡后,张苍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沛公免之。苍以善书律历受高祖赏识,遂拜赵尧为御史大夫。尧亦前有军功食邑,及以御史大夫从击陈豨有功,封为江邑侯。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徵,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后五岁,高后闻御史大夫江邑侯赵尧高祖时定赵王如意之画,乃抵尧罪,以广阿侯任敖为御史大夫。任敖者,故沛狱吏。高祖尝辟吏,吏系吕后,遇之不谨。任敖素善高祖,怒,击伤主吕后吏。及高祖初起,敖以客从为御史,守丰二岁,高祖立为汉王,东击项籍,敖迁为上党守。陈豨反时,敖坚守,封为广阿侯,食千八百户。高后时为御史大夫。三岁免,以平阳侯曹窋为御史大夫。高后崩,与大臣共诛吕禄等。免,以淮南相张苍为御史大夫。
译文:
张苍是阳武人,喜爱图书、乐律和历法。在秦朝时曾担任过御史,掌管宫中的各种文书档案。秦亡后,张苍逃亡。等到沛公略地经过阳武,张苍作为宾客随同攻打南阳。张苍因触犯法令应当被斩首,他解下衣服伏在地上磕头认罪,由于身材高大且肥胖白色如同葫芦,当时王陵见了觉得他是个美男子,便对刘邦说张苍的容貌不凡,刘邦才免了他一死。
之后,张苍凭借擅长书写文书和历法得到了刘邦的赏识,被封为御史大夫。赵尧也因为军功食邑被封为江邑侯。
高祖驾崩后,吕太后派遣使者召请赵王前往京城,赵王的相周昌命令赵王称病不去。使者三次派人去召请赵王,周昌坚决不让赵王前来。于是高后感到忧虑,就又派使者召请周昌。周昌到达后,拜见高后。高后非常恼怒地责骂周昌道:“你不知道你是我的仇恨之人吗? 却不让我送赵王来京,这是为什么?”周昌已经奉命出使,高后就派使者召赵王,赵王果然来了。赵王到达长安一个多月,服药自杀身亡。周昌因此称病不上朝,三年后就去世了。
后来五年,高后听说御史大夫江邑侯赵尧帮助制定平定赵王如意的计谋有功,就将罪名加到赵尧身上,改派广阿侯任敖为新的御史大夫。任敖原本是沛国的狱吏。高祖曾在做皇帝之前征调任敖去做狱官,由于对待吕后的狱卒过于严厉,所以任敖和吕后的关系很紧张。当高祖刚起来的时候,任敖以宾客的身份跟随高祖做了一名御史,在丰县任职二年。高祖建立汉王政权,向东攻击项羽的时候,任敖升任为上党太守。在陈豨反叛的时候,任敖坚守城池,被封为广阿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高后在担任御史大夫期间只干了三个月。高后逝世后,朝廷大臣们共同诛灭了吕禄等人。随后,改任淮南相张苍为御史大夫。
赏析:
《史记·七十列传》中的《张丞相列传》主要记录了西汉初年四位重要大臣的事迹。《张丞相列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体现了司马迁运用语言的深厚功力。本传是张苍、周昌、任敖、申屠嘉四个人的合传。这四位人物性格鲜明,各有特长。其中张苍和周昌两个形象尤其突出。张苍为人直率诚实,不畏权势;周昌则机智果断,敢于直言。
张苍担任御史大夫期间表现出色,例如他面对刘邦时的反应以及处理赵王的事件都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而周昌则在处理赵王问题上显示出他的果断和决断能力,虽然最后未能救出赵王,但他的行为却赢得了高后的认可。
本传记不仅讲述了这些人物的故事,而且通过他们的经历反映了汉朝初期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人物性格的多样性。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多面的汉朝早期历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