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单于立三岁而死。子年少,匈奴乃立其季父乌维单于弟右贤王呴犁湖为单于。是岁太初三年也。
呴犁湖单于立,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馀里,筑城鄣列亭至庐朐,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其旁,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
其秋,匈奴大入定襄、云中,杀略数千人,败数二千石而去,行破坏光禄所筑城列亭鄣。又使右贤王入酒泉、张掖,略数千人。会任文击救,尽复失所得而去。是岁,贰师将军破大宛,斩其王而还。匈奴欲遮之,不能至。其冬,欲攻受降城,会单于病死。
呴犁湖单于立一岁死。匈奴乃立其弟左大都尉且鞮侯为单于。
汉既诛大宛,威震外国。天子意欲遂困胡,乃下诏曰:“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雠,春秋大之。”是岁太初四年也。
诗句:儿单于立三岁而死。
译文: 单于在位三年后去世,其子年幼,匈奴便立了其季父乌维单于的弟弟——右贤王呴犁湖为新的单于。这一年是太初三年。
关键词解释与赏析:
儿单于:这里的“儿”指的是年轻的、年幼的意思,表明这位新即位的单于年纪尚轻。
立三岁而死:说明这位年轻单于在位时间并不长,仅三岁时便去世,显示了匈奴内部权力斗争的激烈和无常。
弟乌维单于弟弟右贤王呴犁湖:这表明呴犁湖不仅继承了单于之位,还获得了右贤王的地位,这反映了匈奴内部的复杂关系和部落间的权力争夺。
太初三年:这是东汉时期的一种纪年方法,用于记录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太初三年具体对应公元104年或105年,根据史料记载,这个年份对匈奴而言是一个动荡的年份。
匈奴与汉朝的关系: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匈奴与汉朝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变的。匈奴的内部政治斗争、战争频繁、以及与汉朝之间的外交互动构成了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
匈奴的社会风俗和组织形态:通过这些记载,可以了解到匈奴社会的组织结构、风俗习惯以及社会组织形态等,为研究古代北方民族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汉武时代的紧张关系:汉武帝时期的汉匈关系充满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反映了当时国家政策和外交策略的复杂性。
对武帝同匈奴战争的看法: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汉武帝同匈奴的战争进行了评论,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史家对于国事的深刻洞察。
《史记·匈奴列传》不仅记录了一段段生动的历史事件,也展示了汉代及其周边地区的政治、军事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这一历史段落的学习,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