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子避难,适齐为援,阴施五世,齐人歌之。成子得政,田和为侯。王建动心,乃迁于共。嘉威、宣能拨浊世而独宗周,作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作陈涉世家第十八。
成皋之台,薄氏始基。诎意适代,厥崇诸窦。栗姬偩贵,王氏乃遂。陈后太骄,卒尊子夫。嘉夫德若斯,作外戚世家十九。
汉既谲谋,禽信于陈;越荆剽轻,乃封弟交为楚王,爰都彭城,以彊淮泗,为汉宗籓。戊溺于邪,礼复绍之。嘉游辅祖,作楚元王世家二十。
完子避难,适齐为援,阴施五世,齐人歌之。成子得政,田和为侯。王建动心,乃迁于共。嘉威、宣能拨浊世而独宗周,作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这段古文出自《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是一篇记录历史人物传记的文献。它详细叙述了从远古时代到汉代的历史演变,其中特别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个人。下面将逐句解读并附上必要的注释,最后对整篇文章进行赏析。
完子避难,适齐为援,阴施五世,齐人歌之:
- 完子:指的是孔子(孔丘),他因不满当时的政治环境而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 避难:指孔子逃离鲁国,寻求更好的政治环境。
- 适齐:到达齐国,这里可能是指孔子在齐国的一段时间,齐国是他的政治活动之一。
- 为援:提供支持或帮助,可能是通过教育或政治策略。
- 阴施五世:暗中施行影响或政策长达五代,即连续五代。
- 齐人歌之:齐国人以这首歌颂的形式歌颂孔子的功绩,显示其对孔子的支持。
成子得政,田和为侯:
- 成子:可能指的是齐国的公子成,他是齐威王的儿子,后来成为齐国的国君。
- 得政:获得政权,成为国君。
- 田和:是成子的姓氏,他在齐国建立新的政权后被称为“田侯”。
王建动心,乃迁于共:
- 王建:王建是一个关键的历史人物,他可能对某些政策或理念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或反感,从而推动了一系列的变化。
- 动心:引起内心的波动或变化,表明王建的行为对当时的政治氛围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 迁于共:将都城迁移到共(今河南辉县),这可能与王建的政策或理念有关。
嘉威、宣能拨浊世而独宗周,作田敬仲完世家第十七:
- 威、宣:可能是指春秋时期的两位君主,威王和宣王,他们是齐国的君主,以其开明的政治著称。
- 拨浊世:清除混乱的社会和政治环境。
- 独宗周:独自尊崇周朝的传统和文化。
- 作田敬仲完世家:这是对孔子的尊称,意指孔子及其家族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地位。
赏析:
这篇文章是对《史记》中部分人物和事件的总结,展示了孔子和齐文化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描述,司马迁不仅展现了历史的连续性,还强调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这种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体现了司马迁严谨的史学态度和高超的叙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