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儒墨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绝惠王利端,列往世兴衰。作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好客喜士,士归于薛,为齐扞楚魏。作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争冯亭以权,如楚以救邯郸之围,使其君复称于诸侯。作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作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以身徇君,遂脱强秦,使驰说之士南乡走楚者,黄歇之义。作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能忍询于魏齐,而信威于强秦,推贤让位,二子有之。作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率行其谋,连五国兵,为弱燕报彊齐之雠,雪其先君之耻。作乐毅列传第二十。

能信意强秦,而屈体廉子,用徇其君,俱重于诸侯。作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湣王既失临淄而奔莒,唯田单用即墨破走骑劫,遂存齐社稷。作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翻译:
1 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
猎儒墨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
注释:这里指司马迁在《史记》中搜集、整理和研究了儒墨两家的遗留文献,并阐明了儒家和道家的礼义观念。

  1. 好客喜士,士归于薛,为齐扞楚魏。
    注释:司马迁喜欢结交宾客和士子,这些人纷纷归附到薛地,帮助齐国抵御楚国和魏国。这里的“捍”有抵抗、防御的意思。

  2. 争冯亭以权,如楚以救邯郸之围,使其君复称于诸侯。
    注释:通过争取冯亭的支持来增强自己的地位,或者像楚国那样解救被困在邯郸的君主,使他们重新在诸侯中受到尊敬。

  3. 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
    注释:能够将财富地位让给贫贱之人,才能出众的人屈居在不贤之人之下,只有信陵君能做到这样。

  4. 以身徇君,遂脱强秦,使驰说之士南乡走楚者,黄歇之义。
    注释:为了国君,他不惜牺牲自己,最终使秦国感到恐惧,迫使游说之士向南奔向楚国。

  5. 能忍询于魏齐,而信威于强秦,推贤让位,二子有之。
    注释:他能够忍受对魏齐的威胁,同时也在强大的秦国面前树立了威信,推行贤能和谦让的品德,这两项他都做到了。

  6. 率行其谋,连五国兵,为弱燕报彊齐之雠,雪其先君之耻。
    注释:果断执行他的计谋,联合了五个国家的兵力,为弱小的燕国复仇,洗刷了先君的耻辱。

  7. 能信意强秦,而屈体廉子,用徇其君,俱重于诸侯。
    注释:能够信任秦王的意图,同时屈服于廉颇的威严之下,以此维护赵国的利益,因此得到了诸侯各国的重视。

  8. 湣王既失临淄而奔莒,唯田单用即墨破走骑劫,遂存齐社稷。
    注释:齐湣王丢失了临淄后逃往莒国,只有田单凭借即墨的力量打败了入侵的骑劫军队,从而保存了齐国的社稷。

赏析:
此篇是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关于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历史人物的传记。文章从个人品质、政治行为等方面全面评价了这些人物,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忠诚。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记述,司马迁不仅记录了他们的历史功绩,也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