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迫我京索,而信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作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楚汉相距巩洛,而韩信为填颍川,卢绾绝籍粮饷。作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诸侯畔项王,唯齐连子羽城阳,汉得以间遂入彭城。作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攻城野战,获功归报,哙、商有力焉,非独鞭策,又与之脱难。作樊郦列传第三十五。
汉既初定,文理未明,苍为主计,整齐度量,序律历。作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结言通使,约怀诸侯;诸侯咸亲,归汉为籓辅。作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欲详知秦楚之事,维周緤常从高祖,平定诸侯。作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徙彊族,都关中,和约匈奴;明朝廷礼,次宗庙仪法。作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能摧刚作柔,卒为列臣;栾公不劫于埶而倍死。作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一篇,也是卷一百三十、列传第七十。它首次采用了“书序兼传”的编写方式,融合了大序与小序两种文体形式。下面将根据文章内容逐句释义:
楚人逼我京索,而信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作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这段文字描述了韩信在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即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韩信成功地攻克了魏国和赵国,平定了燕国和齐国,使汉朝获得了三分之二的领土,从而为最终消灭项羽奠定了基础。
楚汉相距巩洛,而韩信为填颍川,卢绾绝籍粮饷。作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这段文字描绘了韩信在巩县和洛阳与刘邦对峙的情境以及他如何为刘邦镇守颍川,同时卢绾切断了项羽军队的粮食供应,这些军事行动都对战争的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诸侯畔项王,唯齐连子羽城阳,汉得以间遂入彭城。作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此段描述了项羽的势力衰退过程中,齐国支持田荣反抗项羽,并最终使汉军得以进入彭城,这为刘邦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攻城野战,获功归报,哙、商有力焉,非独鞭策,又与之脱难。作樊郦列传第三十五。
这一段讲述了刘邦和他的两位将领樊哙和夏侯婴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他们不仅在战场上奋勇作战,还在困难时刻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许多战斗任务。
汉既初定,文理未明,苍为主计,整齐度量,序律历。作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这段文字讲述了张苍(张良的后代)在汉朝初期制定法律制度,整顿度量衡和天文历法的工作,为汉朝的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言通使,约怀诸侯;诸侯咸亲,归汉为籓辅。作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这一段描述了郦食其和陆贾通过游说活动,成功联合了其他诸侯,使他们都归顺了汉朝,成为了汉朝的藩属力量。
欲详知秦楚之事,维周緤常从高祖,平定诸侯。作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这段文字讲述了周勃跟随汉高祖刘邦平定了诸侯叛乱,为汉朝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徙彊族,都关中,和约匈奴;明朝廷礼,次宗庙仪法。作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这一段描述了刘敬通过与匈奴的和解活动,明确了汉朝与匈奴的交往礼仪,使得汉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更加得当。
能摧刚作柔,卒为列臣;栾公不劫于埶而倍死。作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这一段讲述了季布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变强为弱,最终成为汉朝的忠臣的故事,体现了季布的忠诚与勇敢。
《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不仅记录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政治人物的命运,还展现了司马迁本人的历史观点和文化理解。通过对这段历史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汉代的历史背景、政治斗争以及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