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对曰:「政有使民富且寿。」哀公曰:「何谓也?」孔子曰:「薄赋敛则民富,无事则远罪,远罪则民寿。」公曰:「若是则寡人贫矣。」孔子曰:「诗云:『凯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文王曰:「善!」对曰:「宿善不祥。是日也,发其仓府,以赈鳏、寡、孤、独。」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谊也,爱之而已矣。民失其所务,则害之也;农失其时,则败之也;有罪者重其罚,则杀之也;重赋敛者,则夺之也;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劳而扰之,则怒之也。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论语·颜渊》
孔子回答鲁哀公说:“政有使民富且寿。” 哀公问道:“何谓也?” 孔子解释道:“薄赋敛则民富,无事则远罪,远罪则民寿。” 哀公感叹道:“若是则寡人贫矣。” 孔子回应道:“诗云:‘凯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译文:孔子对鲁哀公说道:“治理国家的方法有使民众富裕并且长寿。减少赋税可以使民众富裕,没有战争可以使民众远离犯罪,远离犯罪则民众寿命延长。”鲁哀公问:“如果这样,那我的国家就贫穷了。”孔子回答:“诗中说‘凯悌君子,民之父母’,并没有提到君主的子女富裕,而父母却贫穷的情况。”

赏析:此句出自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孔子强调了治理国家应关注民众的富裕和长寿,通过减少赋税减轻民众负担、避免战争保持社会稳定、远离犯罪以保障民众的平安生活。孔子认为只有让民众过上富裕的生活,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此外,孔子还强调了领导者应以身作则,为民众树立良好的榜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