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相鲁,鲁君死,左右请闭门,公仪休曰:「止!池渊吾不税,蒙山吾不赋,苛令吾不布,吾已闭心矣!何闭于门哉?」

子产相郑,简公谓子产曰:「内政毋出,外政毋入。夫衣裘之不美,车马之不饰,子女之不洁,寡人之丑也;国家之不治,封疆之不正,夫子之丑也。」子产相郑,终简公之身,内无国中之乱,外无诸侯之患也;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善断事,子太叔善决而文,公孙挥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变而立至,又善为辞令,裨谌善谋,于野则获,于邑则否,有事乃载裨谌与之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断之,使公孙挥为之辞令,成乃受子太叔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也。

董安于治晋阳,问政于蹇老,蹇老曰:「曰忠、曰信、曰敢。」董安于曰:「安忠乎?」曰:「忠于主。」曰:「安信乎?」曰:「信于令。」曰:「安敢乎?」曰:「敢于不善人。」董安于曰:「此三者足矣。」

公仪休为鲁相时,鲁君去世,身边的人请他关闭城门。公仪休说:“不要这样!池渊我不征税,蒙山我不征收赋税,苛政我不发布命令,我心里已经封闭了!”何闭于门哉?”

子产为郑相,简公问:“内政如何管理?”答:“国内无乱事,国外没有敌患。”

董安于治理晋阳时,向蹇老询问政治,蹇老告诉他“忠、信、敢”三个字。董安于回应:“忠诚吗?”回答:“忠心于主。”又问:“信用吗?”答:“对法令有信心。”再问:“敢于面对不善的人事吗?”回答:“敢于面对不善的人。”董安于听后表示:“这三者足够了。”

这些故事通过描绘古代贤臣的政治智慧与道德操守,展示了他们对于治国理政的独特理解与实践经验。他们强调忠诚、信用和勇气的重要性,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这些原则,从而在政治舞台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