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春,起乐游苑。

三月丙午,丞相相薨。

秋八月,诏曰:“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以下奉十五。”

四年春二月,诏曰:“乃者凤皇、甘露降集京师,嘉瑞并见。修兴泰一、五帝、后士之祠,祈为百姓蒙祉福。鸾凤万举,蜚览翱翔,集止于旁。斋戒之暮,神光显著。荐鬯之夕,神光交错。或降于天,或登于地,或从四方来集于坛。上帝嘉飨,海内承福。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

夏四月,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尤异秩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及颍川吏、民有行义者爵,人二级,力田一级,贞妇、顺女帛。

令内郡国举贤良可亲民者各一人。

五月,匈奴单于遣弟呼留若王胜之来朝。

诗句:三年春,起乐游苑。三月丙午,丞相相薨。秋八月,诏曰:“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以下奉十五。”

译文:宣帝在位的第三年春天开始建造乐游苑。三月丙午日,丞相去世。秋季八月,皇帝下诏说:“官吏如果不公正廉洁,那么治理国家的道路就会衰微。现在下级官吏都很勤奋,但俸禄太少,想要他们不去侵占百姓的利益,这很难做到。因此增加低级官员以下的俸禄十五”。

关键词解释:

  1. 乐游苑:古代帝王为游玩、狩猎等娱乐活动而修建的大型园林建筑。
  2. 丞相: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负责辅佐国王处理国政,地位非常高。
  3. 奉禄:指官吏的俸禄,即官员的薪水和福利待遇。
  4. 治道:指国家政治清明,治理有序的道路或方法。
  5. 侵渔:指剥削、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汉朝宣帝时期的内政政策和经济状况。宣帝通过提高低级官员的待遇,试图激励他们更好地服务民众,从而促进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稳定。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基层官员待遇低,难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以及君主对于国家治理的担忧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