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八月,赐故右扶风尹翁归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祀。又赐功臣适后黄金,人二十斤。
丙寅,大司马卫将军安世薨。
比年丰,谷石五钱。
神爵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诏曰:“朕承宗庙,战战栗栗,惟万事统,未烛厥理。乃元康四年嘉谷、玄稷降于郡国,神爵仍集,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九真献奇兽,南郡获白虎、威凤为宝。朕之不明,震于珍物,饬躬斋精,祈为百姓。东济大河,天气清静,神鱼舞河。幸万岁宫,神爵翔集。朕之不德,惧不能任。其以五年为神爵元年。赐天下勤事吏爵二级,民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所振贷物勿收。行所过,毋出田租。”
西羌反,发三辅、中都官徒弛刑,及应募佽飞射士、羽林孤儿,胡、越骑,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材官,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骑士、羌骑,诣金城。
诗句及对应译文:
- 秋八月,赐故右扶风尹翁归子黄金百斤,以供祭祀之用。又赐功臣适后黄金,每人二十斤。
- 注释:秋季的第八个月,赐予故右扶风尹翁归的儿子黄金百斤。用于供奉其家族的祭祀。同时,赏赐给功臣的子孙黄金,每位功臣后代二十斤。
- 丙寅,大司马卫将军安世薨。
- 注释:丙寅日,大司马、卫将军安世去世。
- 比年丰,谷石五钱。
- 注释:每年丰收,每石粮食的价格降低到五钱。
- 神爵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诏曰:“朕承宗庙,战战栗栗,惟万事统,未烛厥理。乃元康四年嘉谷、玄稷降于郡国,神爵仍集,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九真献奇兽,南郡获白虎、威凤为宝。朕之不明,震于珍物,饬躬斋精,祈为百姓。东济大河,天气清静,神鱼舞河。幸万岁宫,神爵翔集。朕之不德,惧不能任。其以五年为神爵元年。”赐天下勤事吏爵二级,民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所振贷物勿收。行所过,毋出田租。
- 注释:在春季的第一个月举行祭祀,祈求神灵保佑;三月时又前往黄河之北祭拜土地之神。诏书中表示自责和谦卑,并祈祷神灵能够庇护百姓;东渡黄河时天气晴朗,有神鱼在水中游动;抵达万年宫,看到有神鸟飞翔。由于自己德行不足,担心无法承担重任;所以决定从五年开始将神爵元年改为神爵五年。赏赐天下勤奋工作的人爵位二级,民众一级;女子每家可得到一头牛和酒;鳏夫寡妇孤儿以及年纪高的老年人每人可以得到丝绸一匹。对于赈济的物品不必上缴;所经过的地方不要收取田赋。
- 西羌反,发三辅、中都官徒弛刑,及应募佽飞射士、羽林孤儿,胡、越骑,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材官,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骑士、羌骑,诣金城。
- 注释:西部边境发生叛乱,征发三辅和中都官的囚犯减刑释放,以及招募佽飞射士、羽林孤儿等少数民族士兵和胡人骑兵。这些士兵和骑兵将被送往金城。
赏析:
这首诗是《汉书·宣帝纪》的记载,记录了宣帝时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政策。其中涉及赏赐、战争、自然灾害应对等方面。诗中的“赐故右扶风尹翁归子黄金百斤”反映了皇帝对功臣家庭的关怀和赏赐;“诏曰”部分则体现了皇帝对内政的关心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期望;“西羌反”反映了边疆的军事紧张局势以及政府对此的反应。整体上,诗通过简洁的文字展现了汉宣帝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