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古今之得失,验行事之成败,稽帝王之世运 ,考五者之所谓。取舍不厌斯位 ,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 ,失天年之寿 ,遇折足之凶,伏斧铺之诛。英雄诚知觉痞,畏若祸戒,超然远览,渊然深识,收陵、婴之明分,绝信、布之凯觑 ,距逐鹿之替说 ,审神器之有授,毋贪不可冀,为二母之所笑,则福柞流于子孙,天禄其永终矣。

这首诗是王命论,作者是汉朝的王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历古今之得失,验行事之成败,稽帝王之世运,考五者之所谓。
  • “历古今之得失”:指的是观察历史中的成功与失败。
  • “验行事之成败”:指的是验证实际行动的成功或失败。
  • “稽帝王之世运”:指的是考察帝王的统治运势。
  • “考五者之所谓”:指的是根据五种标准来评判事物的价值。
  1. 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失天年之寿,遇折足之凶,伏斧铺之诛。
  • “取舍不厌斯位”:指的是在高位时不会满足于现有的成就和地位。
  • “符瑞不同斯度”:指的是不符合某种标准或期望。
  • “苟昧权利”:指的是忽视权力或责任。
  • “越次妄据”:指的是越权行事。
  • “外不量力”:指的是不考虑自身能力。
  • “内不知命”:指的是不了解自身的命运和局限。
  • 这些情况会导致失去保护家庭的人,丧失寿命,面对不幸的命运,甚至可能面临惩罚。
  1. 英雄诚知觉痞,畏若祸戒,超然远览,渊然深识,收陵、婴之明分,绝信、布之凯觑,距逐鹿之替说,审神器之有授,毋贪不可冀,为二母之所笑,则福柞流于子孙,天禄其永终矣。
  • “英雄诚知觉痞”:指的是真正的英雄知道保持警惕和谨慎。
  • “畏若祸戒”:指的是害怕潜在的危险和灾难。
  • “超然远览”:指的是超越世俗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本质。
  • “渊然深识”:指的是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
  • “收陵、婴之明分”:指的是遵守法律和规范。
  • “绝信、布之凯觑”:指的是远离诱惑和欲望。
  • “距逐鹿之替说”:指的是避免参与争夺和争斗。
  • “审神器之有授”:指的是明智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 “毋贪不可冀”:意味着不要贪图不可能得到的东西。
  • “为二母之所笑”:指的是受到父母或祖先的责备或嘲笑。
  • 如果能够避免这些错误,那么福气和好运就会流传给子孙,他们的生命将会长久平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