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谓张良曰:“诸侯不从,奈何?”良对曰:“楚兵且破,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为相国。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今能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复得故邑。能出捐此地以许两人,使各自为战,则楚易散也”。于是汉王发使使韩信、彭越。至,皆引兵来。

十一月,刘贾入楚地,围寿春。汉亦遣人诱楚大司马周殷。殷畔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迎黥布,并行屠城父,随刘贾皆会。

以下是对《汉书·高帝纪下》中的诗句及译文的详细翻译和注释:

  • 诗名:《垓下歌》
  • 作者:刘邦
  • 原文: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负势而王,独身无亲,愿为妻子所笑,此所谓“匹夫之勇”也。
  • 译文:
    在指挥军队作战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保证供应粮草不断绝,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雄师,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豪杰,我能重用他们,这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倚仗自己的气势称王称霸,却唯独没有亲近的人,只希望被妻子嘲笑,这是所谓的“匹夫之勇”啊。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运筹策帷帐之中:在军帐中制定作战计划。
  2. 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很远的地方就决定了胜利。
  3. 镇国家:管理国家事务。
  4. 抚百姓:安抚百姓。
  5. 给馈饷:供给粮草和军需。
  6. 不绝粮道:保证军队的粮道畅通无阻。
  7. 萧何:汉朝初期的重要丞相,帮助刘邦建立政权。
  8. 韩信:杰出的军事将领,多次帮助刘邦打败项羽。
  9. 匹夫之勇:指个人的勇气,而非真正的英勇。
  10. 项羽:楚汉争霸时期的著名将领,最终失败。
  11. 负势而王:倚仗某种势力或优势称王。
  12. 妻子:指家人或亲近之人。
  13. :轻视或嘲笑。
  14. “匹夫之勇”:形容单薄、无足轻重的勇敢行为。
  15. 刘邦:即汉高祖,汉朝的开国皇帝。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不同人物才能的不同评价,展现了刘邦对自身以及对手的认识和评价。他认识到自己虽非全才,但能正确利用他人的长处,这正是他能取得天下的根本原因。同时,他也指出项羽的缺点在于缺乏亲近的支持和正确的战略眼光。这首诗体现了刘邦的政治智慧和对人才的珍视,是对其统治策略的一种反思和总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