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正月,废赵王敖为宣平侯。徙代王如意为赵王,王赵国。丙寅,前有罪殊死以下皆赦之。
二月,行自雒阳至。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夏六月乙未晦,日有食之。
十年冬十月,淮南王、燕王、荆王、梁王、楚王、齐王、长沙王来朝。
夏五月,太上皇后崩。秋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万年。赦栎阳囚死罪以下。
八月,令诸侯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
九月,代相国陈豨反。上曰:“豨尝为吾使,甚有信。代地吾所急,故封豨为列侯,以相国守代,今乃与王黄等劫掠代地!吏民非有罪也,能去豨、黄来归者,皆赦之。”上自东,至邯郸。上喜曰:“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亡能为矣。”赵相周昌奏常山二十五城亡其二十城,请诛守、尉。上曰:“守、尉反乎?”对曰:“不。”上曰:“是力不足,亡罪。”上令周昌选赵壮士可令将者,白见四人。上嫚骂曰:“竖子能为将乎!”四人惭,皆伏地。上封各千户,以为将。左右谏曰:“从入蜀、汉,伐楚,赏未遍行,今封此,何功?”上曰:“非汝所知。陈豨反,赵、代地皆豨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计唯独邯郸中兵耳。吾何爱四千户,不以慰赵子弟!”皆曰:“善。”又求:“乐毅有后乎?”得其孙叔,封之乐乡,号华成君。问豨将,皆故贾人。上曰:“吾知与之矣。”乃多以金购豨将,豨将多降。
汉书·纪·高帝纪下
诗句
春正月,废赵王敖为宣平侯。徙代王如意为赵王,王赵国。丙寅,前有罪殊死以下皆赦之。
译文
在春天的一个月份里(具体日期未提及),汉朝废除了赵王敖的封号,改称为宣平侯;同时,将代王如意升格为赵王,治理赵国。在那个月份的第三天(丙寅),对所有之前被判决死刑但后来获得赦免的人都给予了宽恕。
注释
- 赵王敖: 赵王名敖,因罪被废黜并降级为宣平侯。
- 代王如意: 代王名如意,被封为赵王后又被晋升为赵王,负责赵国。
- 赦免: 特指对之前被判定为死刑但后来得到宽恕的人给予宽赦的法律程序。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汉朝时期法律制度的宽松和对有功之人的奖励。通过赦免那些曾经犯下死罪的人,可以看出汉文帝在治理国家时注重恩惠与民心。诗中提到“前有罪殊死以下皆赦之”,表明汉朝对于犯罪行为有着较为人性化的处理方式,既体现了皇帝的仁政也展现了汉朝法律的宽厚与公正。这种政策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谐,增强国家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