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冬,上在邯郸。豨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王黄将骑千余军曲逆,张春将卒万余人度河攻聊城。汉将军郭蒙与齐将击,大破之。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至马邑,马邑不下,攻残之。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卒骂,上怒。城降,卒骂者斩之。诸县坚守不降反寇者,复租赋三岁。

春正月,淮阴侯韩信谋反长安,夷三族。将军柴武斩韩王信于参合。

上还雒阳。诏曰:“代地居常山之北,与夷狄边,赵乃从山南有之,远,数有胡寇,难以为国。颇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属代,代之云中以西为云中郡,则代受边寇益少矣。王、相国、通侯、吏二千石择可立为代王者。”燕王绾、相国何等三十三人皆曰:“子恒贤知温良,请立以为代王,都晋阳。”大赦天下。

二月,诏曰:“欲省赋甚。今献未有程,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即郡各以其口数率,人岁六十三钱,以给献费。”又曰:“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解析与翻译

诗句

  • 十一年冬,上在邯郸。豨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王黄将骑千余军曲逆,张春将卒万余人度河攻聊城。汉将军郭蒙与齐将击,大破之。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至马邑,马邑不下,攻残之。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卒骂,上怒。城降,卒骂者斩之。诸县坚守不降反寇者,复租赋三岁。

  • 春正月,淮阴侯韩信谋反长安,夷三族。将军柴武斩韩王信于参合。

  • 上还雒阳。诏曰:“代地居常山之北,与夷狄边,赵乃从山南有之,远,数有胡寇,难以为国。颇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属代,代之云中以西为云中郡,则代受边寇益少矣。王、相国、通侯、吏二千石择可立为代王者。”燕王绾、相国何等三十三人皆曰:“子恒贤知温良,请立以为代王,都晋阳。”大赦天下。

  • 二月,诏曰:“欲省赋甚。今献未有程,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即郡各以其口数率,人岁六十三钱,以给献费。”又曰:“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译文

  1. 十一年冬(前196年冬季),皇帝刘邦正在邯郸时。
  2. 此时,韩信的将领侯敞率领一万多人四处游荡,王黄率领骑兵千余人前往曲逆。
  3. 张春率领一万多士兵跨越黄河攻击聊城。
  4. 汉朝将军郭蒙与齐国将领共同对抗他们,成功将其击败。
  5. 太尉周勃途径太原进入代地,到达马邑时未能攻克,转而进攻并最终摧毁了这座城池。
  6. 韩信的叛军被柴武将军在参合处斩首。
  7. 皇帝返回到了洛阳。
  8. 诏令指出:代地位于常山的北面,靠近边境和外敌,而赵国却位于南部且遥远,经常遭受胡人的侵犯,不利于国家安定。建议从山南的太原地区增加土地给代地作为补偿。这样,代地北部的云中郡西部就成为云中郡,减少了边境的威胁。
  9. 燕王刘绾、丞相何等共计三十三人上书表示同意。
  10. 于是宣布全国大赦。
  11. 二月,又下达诏谕:
  • “减少赋税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各地的税收没有明确的限度,有些官员甚至增加了赋税作为贡献,而诸侯王更是如此。民众对此感到厌恶。应该让诸侯王、通侯们在每年十月朝见并向朝廷缴纳贡品。至于各县,可以根据人口数量来征收,每人每年征缴六十三钱,用以支付贡品的费用。”
  • “历史上,像周文王、齐桓公那样的君主之所以能名垂青史,都是因为他们得到了贤人的辅佐。如今天下贤才辈出,难道只有古代的人们有这样的才能吗?问题在于君主不能结交贤才,导致士人难以得到提升。现在我借助上天的福佑,依靠贤达之士平定了天下,希望能够长治久安。那些已经为我建立了功业的贤人,如果不与我共享富贵,这难道可以吗?愿意跟随我的贤才们,我将亲自尊重并提拔他们。希望全国上下明白我的心意。御史大夫昌向下传达这一旨意给丞相和其他诸侯王,其他各级官员按照此旨执行。如果有意图表明自己的德行的人,必须主动提出申请,我会亲自鼓励他,为他提供车马,将他送到丞相府登记姓名、年龄及德行。若有所隐瞒而不报告,一旦发现便要免去官职。年纪较大或有疾病的人不要派去。”

注释

  • 十一年冬:指的是公元前196年冬天。
  • 上在邯郸:皇帝刘邦当时在邯郸。
  • 豨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指韩信的将领侯敞率领一万多人四处游荡,可能是在寻找或挑战其他势力。
  • 王黄将骑千余人军曲逆:王黄率领骑兵约一千人的军队前往曲逆。
  • 张春将卒万余人度河攻聊城:张春率领一万多士兵渡过河流攻击聊城。
  • 汉将军郭蒙与齐将击,大破之:汉朝将军郭蒙与齐国将领联合攻击对方,将其彻底击败。
  • 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太尉周勃途径太原进入代地。
  • 大赦天下:宣布全国范围内大赦。
  • 欲省赋甚:想要减少赋税。
  • 今献未有程:现在关于献纳财物的数额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 吏或多赋以为献:一些官员故意增加赋税作为所谓的“献纳”。
  • 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那些有意表明自己德行的人,必须亲自鼓励他们。
  • 御史大夫昌下相国:御史大夫昌向丞相传达这个命令。
  • 相国酂侯下诸侯王:丞相酂侯向下级诸侯王传达这个命令。
  • 大赦天下:下令全国范围内大赦,解除刑罚。
  • 欲省赋甚:现在想要减少赋税。
  • 今献未有程:现在献纳财物的数额并没有规定清楚的标准。
  • 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那些有意表明自己德行的人,必须亲自鼓励他们。
  • 布告天下:公布天下。
  • 使之明知朕意:使他们清楚地知道我的意图。
  • 御史大夫昌:御史大夫是汉朝中央的一名官员,负责监察百官。
  • 相国:指丞相,是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官员。
  • 相国酂侯:指的是丞相酂侯的身份。
  • 郡守:郡守相当于现在的郡长或县长,负责管理当地的政务。
  • 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那些有意表明自己德行的人,必须亲自鼓励他们。
  • 布告天下:公布给天下人知晓。
  • 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大夫昌传达这个命令给丞相,丞相酂侯向下级诸侯王传达这个命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