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公十六年“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鶂退飞过宋都”。董仲舒、刘向以为,象宋襄公欲行伯道将自败之戒也。石,阴类;五,阳数;自上而陨,此阴而阳行,欲高反下也。石与金同类,色以白为主,近白祥也。鶂,水鸟,六,阴数;退飞,欲进反退也。其色青,青祥也,属于貌之不恭。天戒若曰,德薄国小,勿持炕阳,欲长诸侯,与强大争,必受其害。襄公不寤,明年齐桓死,伐齐丧,执滕子,围曹,为盂之会,与楚争盟,卒为所执。后得反国,不悔过自责,复会诸侯伐郑,与楚战于泓,军败身伤,为诸侯笑。《左氏传》曰:陨石,星也;鶂退飞,风也。宋襄公以问周内史叔兴曰:“是何祥也?吉凶何在?”对曰:“今兹鲁多大丧,明年齐有乱,君将得诸侯而不终。”退而告人曰:“是阴阳之事,非吉凶之所生也。吉凶繇人,吾不敢逆君故也。”是岁,鲁公子季友、鄫季姬、公孙兹皆卒。明年,齐桓死,适庶乱。宋襄公伐齐行伯,卒为楚所败。刘歆以为,是岁岁在寿星,其冲降娄,降娄,鲁分野也,故为鲁多大丧。正月,日在星纪,厌在玄枵。玄枵,齐分野也。石,山物;齐,大岳后。五石象齐桓卒而五公子作乱,故为明年齐有乱。庶民惟星,陨于宋,象宋襄将得诸侯之众,而治五公子之乱。星陨而鶂退飞,故为得诸侯而不终。六鶂象后六年伯业始退,执于盂也。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言吉凶繇人,然后阴阳冲厌受其咎。齐、鲁之灾非君所致,故曰“吾不敢逆君故也”。京房《易传》曰:“距谏自强,兹谓却行,厥异鶂退飞。适当黜,则鶂退飞。”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第一句:“釐公十六年“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鶂退飞过宋都”。释义与译文:在釐公十六年的正月初一,有一颗陨石落在宋国,这是第五次了。这个月,六只燕子从北方飞过宋国的都城。

  2. 第二句:“董仲舒、刘向以为,象宋襄公欲行伯道将自败之戒也。石,阴类;五,阳数;自上而陨,此阴而阳行,欲高反下也。石与金同类,色以白为主,近白祥也。”注释与赏析:董仲舒和刘向认为,这些陨石像是一种警告,是宋襄公想要通过霸主的道路来自我毁灭的象征。石头属于阴物,五是阳数;从上往下落,这是阴行阳行的现象,想要高高在上却反而向下坠落。石头与金子是同类事物,其颜色主要是白色,象征着吉祥。

  3. 第三句:“鶂,水鸟,六,阴数;退飞,欲进反退也。其色青,青祥也,属于貌之不恭。”注释与赏析:鶂是一种水鸟,六是阴数;它后退飞行,其实是想前进反而后退。它的青色象征着不恭的行为。

  4. 第四句:“天戒若曰,德薄国小,勿持炕阳,欲长诸侯,与强大争,必受其害。襄公不寤,明年齐桓死,伐齐丧,执滕子,围曹,为盂之会,与楚争盟,卒为所执。”注释与赏析:上天的警告如同说,你的德行薄弱,国家也小,不要执着于强盛的地位,想要长久诸侯的地位,与强大的楚国争夺,必然会受到伤害。襄公没有醒悟过来,第二年齐桓公死了,攻打齐国丧事,抓住滕国的儿子,围攻曹国,举行盂地的会议,与楚国争盟,最终被抓住。

  5. 第五句:“后得反国,不悔过自责,复会诸侯伐郑,与楚战于泓,军败身伤,为诸侯笑。《左氏传》曰:‘陨石,星也;鶂退飞,风也。’宋襄公以问周内史叔兴曰:“是何祥也?吉凶何在?”对曰:‘今兹鲁有大丧,明年齐有乱,君将得诸侯而不终。”退而告人曰:‘是阴阳之事,非吉凶之所生也。吉凶繇人,吾不敢逆君故也。”是岁,鲁公子季友、鄫季姬、公孙兹皆卒。明年,齐桓死,适庶乱。宋襄公伐齐行伯,卒为楚所败。刘歆以为,是岁岁在寿星,其冲降娄,降娄,鲁分野也,故为鲁有大丧。”注释与赏析:后来得到返国,不后悔自己的过错并责备自己,再次召集诸侯讨伐郑国,与楚国在泓水交战,军队战败受伤,成为诸侯的嘲笑。《左氏传》记载:陨石是星体,鶂后退飞行是风。宋襄公询问周内史叔兴:“这是什么征兆呢?吉凶在哪里?”回答:“今年鲁国发生重大丧事,明年齐国将出现混乱。您将获得诸侯的支持却不能够持续到最后。”他告诉人们:“这是阴阳的事情,不是吉凶产生的地方。吉凶由人决定,我不敢违背国君的意见。”这一年,鲁国的公子季友、鄫季姬、公孙兹都去世。第二年,齐桓公死了,王位继承出现了混乱。宋襄公讨伐齐国实行霸道政策,最终被楚国打败。刘歆认为这是那一年岁在寿星,它的冲气下降到娄地,娄是鲁国的分野之地,因此鲁国发生了重大的丧事。

这首诗通过描述天文现象及其象征意义,表达了对宋襄公行为的批评以及对天命和历史的反思。诗中不仅提及了历史人物宋襄公的失败和政治行为,而且通过自然现象暗示了未来的不稳定和可能的政治动荡。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政治和道德责任的关注,以及他们试图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国家命运和未来趋势的尝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