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郡,高帝置。莽曰魏城。属冀州。户二十一万二千八百四十九,口九十万九千六百五十五。县十八:邺,故大河在东北入海。馆陶,河水别出为屯氏河,东北至章武入海,过郡四,行千五百里。斥丘,莽曰利丘。沙,内黄,清河水出南。清渊,魏,都尉治。莽曰魏城亭。繁阳,元城,梁期,黎阳,莽曰黎蒸。即裴,侯国。莽曰即是。武始,漳水东至邯郸入漳,又有拘涧水,东北至邯郸入白渠。邯会,侯国。阴安,平恩,侯国。莽曰延平。邯沟,侯国。武安。钦口山,白渠水所出,东至列人入漳。又有浸水,东北至东昌入虖池河,过郡五。行六百一里。有铁官。莽曰桓安。

巨鹿郡,秦置。属冀州。户十五万五千九百五十一,口八十二万七千一百七十七。县二十:巨鹿,《禹贡》大陆泽在北。纣所作沙丘台在东北七十里。南■,莽曰富平。广阿,象氏,侯国。莽曰宁昌。廮陶,宋子,莽曰宜子。杨氏,莽曰功陆。临平,下典阳,都尉治。贳,■,莽曰秦聚。新市,侯国。莽曰市乐。堂阳,有盐官,尝分为经县。安定,侯国敬武,历乡,侯国,莽曰历聚。乐信,侯国。武陶,侯国。柏乡,侯国。安乡。侯国。

{“func_name”: “ifly_search”, “args”: “汉书·志·地理志上 巨鹿郡,秦置。属冀州。户十五万五千九百五十一,口八十二万七千一百七十七。县二十:巨鹿,《禹贡》大陆泽在北。纣所作沙丘台在东北七十里。南■,莽曰富平。广阿,象氏,侯国。莽曰宁昌。廮陶,宋子,莽曰宜子。杨氏,莽曰功陆。临平,下典阳,都尉治。贳,■,莽曰秦聚。新市,侯国。莽曰市乐。堂阳,有盐官,尝分为经县。安定,侯国敬武,历乡,侯国,莽曰历聚。乐信,侯国。武陶,侯国。柏乡,侯国。安乡。侯国。”}
以下是对给定文本的逐句解读:

  1. 魏郡 - 高帝时期设立。王莽时期被称为“魏城”。属于冀州管辖区。共有21万户,1096500人。辖有18个县。
  • 邺:原大河位于东北流入海。馆陶:黄河的另一条支流——屯氏河,向东北流至章武后注入大海,经过4个郡,行程约1500公里。斥丘:王莽时期称为“利丘”。沙:内黄,清河源头在此。清渊:魏县,设有都尉府。繁阳、元城:梁期、黎阳:均为侯国。即裴:是一个侯国。武始:漳水东至邯郸入漳水,另有拘涧水向东至邯郸注入白渠。邯会:为一个侯国。阴安:平恩:为两个侯国。王莽时期称为“延平”。邯沟:为一个侯国。武安:有钦口山和白渠水源,向东到列人注入漳水,还有浸水向东至东昌注入虖池河,途经5个郡。行程约610公里。有铁官。王莽时期称为“桓安”。
  1. 巨鹿郡 - 秦朝时期设立。属于冀州管辖区。共有15万5951户,827177人口。有20个县。
  • 巨鹿:大禹时期的大陆泽位于北部。纣王建造的沙丘台位于东北70里处。南■:王莽时期称为“富平”。广阿:象家邑,是侯国。王莽时期称为“宁昌”。廮陶:宋代子,是侯国。杨氏:王莽时期称为“功陆”。临平:下典阳:均作为都尉治所。贳:(可能是地名,需要更多信息)秦聚:为一个侯国。新市:为一个侯国。堂阳:设有盐官,曾分出经县。安定:敬武,历乡:均作为侯国。乐信:为一个侯国。武陶:为一个侯国。柏乡:为一个侯国。安乡:为一个侯国。

这两段文本分别提供了关于魏郡和巨鹿郡的历史背景、行政区划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的详细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理解汉代的行政区域划分和城市发展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