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郡,武帝元鼎六年置。莽曰乐平。户五万一千三百七十六,口二十三万五千五百六十。县九:武都,东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入江。天池大泽在县西。莽曰循虏。上禄,故道,莽曰善治。河池。泉街水南至沮入汉,行五百二十里。莽曰乐平亭。平乐道,沮,沮水出东狼谷,南至沙羡南入江,过郡五,行四千里,荆州川。嘉陵道,循成道,下辨道。莽曰杨德。
陇西郡,秦置。莽曰厌戎。户五万三千九百六十四,口二十三万六千八百二十四。有铁官、盐官。县十一:狄道,白石山在东。莽曰操虏。上邽,安故,氐道,《禹贡》养水所出,至武都为汉。莽曰亭道。首阳,《禹贡》鸟鼠同穴山在西南,谓水所出,东至船司空入河,过郡四,行千八百七十里,雍州浸。予道,莽曰德道。大夏,莽曰顺夏。羌道,羌水出塞外,南至阴平入白水,过郡三,行六百里。襄武,莽曰相桓。临洮,洮水出西羌中,北至枹罕东入河。《禹贡》西顷山在县西,南部都尉治也。西。《禹贡》嶓冢山,西汉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至江州入江,过郡四,行二千七百六十里。莽曰西治。
《汉书·地理志》武都郡和陇西郡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武都郡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武都郡,位于汉中以西,是战略要地。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争夺此地造成激烈冲突,刘备不惜一切代价攻取汉中,留下大量的内迁民众。汉武帝元鼎六年设置武都郡,王莽时期更名为乐平,户五万一千三百七十六,人口二十三万五千五百六十。武都郡包括多个县和道,如上禄、嘉陵道等。
武都郡的历史与文化:武都郡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西汉时期的一个重要区域,历史上多次更迭郡治,显示其在军事战略上的重要性。武都是1985年改名为陇南地区,2004年设市。武都郡在历史上对丝绸之路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陇西郡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陇西郡,位于秦朝时期建立,王莽时期更名为厌戎。该郡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包括铁官、盐官等重要设施和白石山、狄道等重要的自然景观。
陇西郡的历史与文化:陇西郡在历史上多次更迭郡治,显示出其在军事战略上的复杂性。该郡还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例如诸葛亮北伐期间的军事行动。
通过以上解析可以看出,武都郡和陇西郡不仅是汉代的重要政治和经济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军事战略的关键节点。这些郡的存在对于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同时也为我们探索古代中国的治理模式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