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武帝太初四年开。莽曰张掖。户万七千五百八十一,口七万六千四百一十九。县十:姑臧,南山,谷水所出,北至武威入海,行七百九十里。张掖,武威,休屠泽在东北,古文以为猪野泽。休屠,莽曰晏然。都尉治熊水障。北部都尉治休屠城。揟次,莽曰播德。鸾乌,扑褱刂,莽曰敷虏。媪围,苍松,南山,松陕水所出,北至揟次入海。莽曰射楚。宣威。

张掖郡,故匈奴昆邪王地,武帝太初元年开。莽曰设屏。户二万四千三百五十二,口八万八千七百三十一。县十:觻得,千金渠西至东涫入泽中。羌谷水出羌中,东北至居延入海,过郡二,行二千一百里。莽曰官式。昭武,莽曰渠武。删丹,桑钦以为道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莽曰贯虏。氐池,莽曰否武。屋兰,莽曰传武。日勒,都尉治泽索谷。莽曰勒治。骊靬,莽曰揭虏。番和,农都尉治。莽曰罗虏。居延,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都尉治,莽曰居成。显美。

武威郡,汉元鼎六年置,王莽时称乐平郡。户七千五百八十一,口七万六千四百一十九。辖姑臧、南山、谷水所出,北至武威入海,行七百九十里。

张掖郡,故匈奴休屠王地,武帝太初四年开。王莽曰张掖。户一万七千五百八十一,口七万六千四百一十九。县十:姑臧,南山,谷水所出,北至武威入海,行七百九十里。都尉治熊水障。北部都尉治休屠城。揟次,莽曰播德。鸾乌,扑褱刂,莽曰敷虏。媪围,苍松,南山,松陕水所出,北至揟次入海。

《汉书·地理志下》是班固所著的古代地理著作,详细记录了汉武帝时期以及更早期的历史地理状况。《汉书·地理志下》分为上、中、下三卷,其中《地理志下》主要记录的是西汉时期的一些郡国情况。本节内容将逐一解读《汉书·地理志下》中的武威郡和张掖郡的相关记述,并对其进行赏析。

对于武威郡,其位于今甘肃省境,是古时的“休屠王”之地。根据记载,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武威地区正式设立为行政区划,而王莽时期则将其更名为张掖。这一历史变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变动,也体现了地方行政体系的调整与演变。从人口数量来看,武威郡拥有七千五百八十一户,共七万六千四百一十九口人,这一数字虽不及今日之繁荣,但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较为稳固。

在张掖郡方面,它位于今天的甘肃省张掖市。该郡原先是匈奴的休屠王领地,后经过汉武帝时期的设置和王莽时期的治理,成为了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行政区域。张掖郡下辖十个县,分别是姑臧、南山、谷水所出的南山县、姑臧县、都尉治熊水障的揟次县、北部都尉治休屠城的休屠县等。这些县的设置不仅反映了当时对不同地理位置进行有效治理的需求,还体现了对周边地区的控制和管理。特别是张掖郡在军事防御方面的战略意义,如都尉治熊水障、北部都尉治休屠城等设置,都是为了加强该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汉书·地理志下》中的这些郡国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情况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些地区的考察,可以深入理解汉代时期的地方治理模式、行政管理结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社会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特征,从而更好地把握那个时代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脉络。

《汉书·地理志下》中的武威郡和张掖郡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它们不仅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情况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了解古代丝绸之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线索。通过深入研究和赏析这些史料,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汉代时期的历史面貌及其在中华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