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秦置,高帝元年更为翟国,七月复故。匈归都尉治塞外匈归障。属并州。户十万三千六百八十三,口六十万六千六百五十八。县二十三:肤施,有五龙山、帝、原水、黄帝祠四所。独乐,有盐民。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畴。木禾,平都,浅水,莽曰广信。京室,莽曰积粟。洛都,莽曰卑顺。白土,圜水出西,东入河。莽曰黄土。襄洛,莽曰上党亭。原都,漆垣,莽曰漆墙。奢延,莽曰奢节。雕阴,推邪,莽曰排邪。桢林,莽曰桢幹。高望,北部都尉治。莽曰坚甯。雕阴道,龟兹,属国都尉治。有盐官。定阳,高奴,有洧水,可{难灬}。莽曰利平。望松,北部都尉治。宜都。莽曰坚宁小邑。
西河郡,武帝元朔四年置。南部都尉治塞外翁龙、埤是。莽曰归新。属并州。户十三万六千三百九十,口六十九万八千八百三十六。县三十六:富昌,有盐官。莽曰富成。驺虞,鹄泽,平定,莽曰阴平亭。美稷,属国都尉治。中阳,乐街,莽曰截虏。徒经,莽曰廉耻。皋狼,大成,莽曰好成。广田,莽曰广翰。圜阴,惠帝五年置。莽曰方阴。益阑,莽曰香阑。平周,鸿门,有天封苑火井祠,火从地出也。蔺,宣武,莽曰讨貉。千章,增山,有道西出眩雷塞,北部都尉治。圜阳,广衍,武车,莽曰桓车。虎猛,西部都尉治。离石,穀罗,武泽在西北。饶,莽曰饶衍。方利,莽曰广德。隰成,莽曰慈平亭。临水,莽曰监水。土军,西都,莽曰五原亭。平陆,阴山,莽曰山宁。觬是,莽曰伏觬。博陵,莽曰助桓。盐官。
上郡,是秦朝时期所设置的行政区划之一,位于今天的陕西、甘肃一带。高帝元年(前206年),上郡被更名为翟国,随后在七月又恢复为翟国。
上郡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据史书记载,上郡在汉代时属于朔方郡的一部分。朔方郡的设立主要是为了防御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朔方郡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它位于黄河以西,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通道。因此,朔方郡在历史上承担着重要的军事和经济任务。
上郡不仅是一个军事重地,也是农业发达的区域。根据史书记载,上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壤、水源等。这里的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非常适合农业生产。因此,上郡在汉朝时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上郡还出产了许多其他农作物,如麦子、稻米等,为汉朝的百姓提供了充足的粮食来源。
上郡的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在这里,汉族、氐族、羌族等多种民族共同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氛围。这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使得上郡的文化更加多元和丰富。除了汉族、氐族和羌族之外,上郡还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频繁。例如,西汉时期,上郡与蜀郡、巴郡等地有着密切的经济和文化联系。蜀郡和巴郡的商品、手工艺品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上郡,而上郡的特产也通过这条丝绸之路销往全国各地。这种交流使得上郡的经济发展更加繁荣,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上郡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农业发达和多元文化并存的地方。在汉朝时期,上郡的繁荣与发展为当时的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上郡的历史,更好地了解汉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