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郡,昭帝始元六年置。莽曰西海。户三万八千四百七十,口十四万九千六百四十八。县十三:允吾,乌亭逆水出参街谷,东至枝阳入湟。莽曰修远。浩亹,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莽曰兴武。令居,涧水出西北塞外,至县西南,入郑伯津。莽曰罕虏。枝阳,金城,莽曰金屏。榆中,枹罕,白石,离水出西塞外,东至枹罕入河。莽曰顺砾。河关,积石山在西南羌中。河水行塞外,东北入塞内,至章武入海,过郡十六,行九千四百里。破羌,宣帝神爵二年置。安夷,允街,宣帝神爵二年置。莽曰修远。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北则湟水所出,东至允吾入河。西有须抵池,有弱水、昆仑山祠。莽曰盐羌。

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莽曰填戎。明帝改曰汉阳。户六万三百七十,口二十六万一千三百四十八。县十六:平襄,莽曰平相。街泉,戎邑道,莽曰填戎亭。望垣,莽曰望亭。罕开,绵诸道,阿阳,略阳道,冀,《禹贡》朱圄山在县南梧中聚。莽曰冀治。勇士,属国都尉治满福。莽曰纪德。成纪,清水,莽曰识睦。奉捷,陇,豲道,骑都尉治密艾亭。兰干。莽曰兰盾。

《汉书·地理志下》记载:金城郡,昭帝始元六年置,王莽曰西海。户三万八千四百七十,口十四万九千六百四十八。注释:金城郡,是西汉时期设立的一个郡,位于今甘肃省中部。该郡在汉武帝时期设立,王莽时期改称为西海。据记载,金城郡共有三万多户家庭,人口约为十四万九千六百人。

接下来将详细分析金城郡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其相关历史沿革,并探讨其文化与经济特点:

  1. 地理环境:《汉书·地理志下》中记载金城郡位于“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的描述,可见该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征。这里的盐池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也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同时,西王母石室和仙海的存在,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崇拜。

  2. 行政区划与行政治理:据记载,金城郡共设有十三个县,包括允吾、乌亭、浩亹、令居等多个地名,每个县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特色。例如,允吾县位于金城的西部边境,是一个战略要地;而令居县则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著称。

  3. 历史沿革:金城郡在西汉初年建立,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了数次行政区的变更。如莽时期曾改为西海郡。这些变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也揭示了该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4. 经济发展:金城郡虽然地处边远地区,但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例如,盐池和盐田的开发利用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生活必需品,同时也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做出了贡献。此外,西王母石室等宗教圣地的香火也促进了地方的旅游业发展。

金城郡不仅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地方,还是一个经济活跃、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对金城郡的历史、地理及文化的综合考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区域开发和行政管理方式,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