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又韩信破齐,且欲击楚。羽使从兄子项它为大将,龙且为裨将,救齐。韩信破杀龙且,追至成阳,虏齐王广。信遂自立为齐王。羽闻之,恐,使武涉往说信。语在《信传》。
时,汉关中兵益出,食多,羽兵食少。汉王使侯公说羽,羽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东者为楚,归汉王父母妻子。已约,羽解而东。
五年,汉王进兵追羽,至固陵,复为羽所败。汉王用张良计,致齐王信、建成侯、彭越兵,及刘贾入楚地,围寿春。大司马周殷叛楚,举九江兵随刘贾,迎黥布,与齐、梁诸侯皆大会。
羽壁垓下,军少食尽。汉帅诸侯兵围之数重。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多也!”起饮帐中。有美人姓虞氏,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乃悲歌慷慨,自为歌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曲,美人和之。羽泣下数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诗句:
- “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又韩信破齐,且欲击楚。”:这句话描述了项羽时期的一些历史事件。彭越多次在梁地造反,阻断了楚的粮食供给;韩信击败了齐国,并且意图攻打楚国。
- “羽使从兄子项它为大将,龙且为裨将,救齐。”:这句话提到了项羽派遣他的堂兄的儿子项它担任大将,龙且作为副将,去救援齐国。
- “韩信破杀龙且,追至成阳,虏齐王广。信遂自立为齐王。”:这句话描述了韩信成功击败龙且,并追击到成阳,俘虏了齐王田广。韩信随后自立为齐王。
- “羽闻之,恐,使武涉往说信。语在《信传》。”:这句话表明项羽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害怕,派遣武涉劝说韩信不要反叛。这个信息可以在《韩信传》中找到。
- “时,汉关中兵益出,食多,羽兵食少。汉王使侯公说羽,羽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东者为楚,归汉王父母妻子。已约,羽解而东。”:这句话描述了当时汉朝和项羽之间的约定。
- “五年,汉王进兵追羽,至固陵,复为羽所败。”:这句话描述了汉军在固陵被项羽打败的历史事件。
- “汉帅诸侯兵围之数重。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多也!”起饮帐中。有美人姓虞氏,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乃悲歌慷慨,自为歌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曲,美人和之。羽泣下数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句话描述了项羽听到四面都是楚歌声,非常惊讶的情景。他起身在帐篷里饮酒,有个名叫虞姬的美丽女子经常陪伴他,还有一匹马叫骓。于是项羽唱起了自己的歌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边唱歌边流泪,身边的人也都跟着一起哭,无法直视他的眼睛。
译文:
- 当时的彭越是屡次反叛于梁地,断了楚国的粮道;韩信则击败了齐国,并打算攻击楚国。项羽派遣堂兄的儿子项它担任大将领、龙且担任副将,前去救援齐国。
- 韩信击败了龙且,追击到了成阳,俘虏了齐王田广。韩信随即自称是齐王。
- 项羽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非常恐慌,派遣武涉前往说服韩信。这个信息可以在《韩信传》中找到。
- 当时汉朝和项羽之间的约定是中分天下,割让给汉王的父母妻子。然而不久,项羽就背叛了这个约定,向东而去。
- 第五年,汉军进攻项羽,追到了固陵,又被项羽打败。
- 刘邦派侯公前往劝说项羽,项羽于是与刘邦约定,把鸿沟以西的土地封给刘邦,以东的土地封给项羽,并且归还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母亲吕氏、妻子儿女等。项羽答应后,项羽离开并向东而去。
- 经过五年的战斗,刘邦率军再次进攻项羽,追到固陵。项羽被包围了数重,四面楚歌,非常惊慌失措。项羽起身饮酒,有一个名叫虞姬的女子经常陪伴他,还有一匹叫做骓的马。于是他唱起了自己的歌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边唱歌边流泪,周围的人都跟着一起哭泣,无法直视他的眼睛。
赏析:
这首诗是《汉书·陈涉项籍传》中的一段内容。它详细地描述了楚汉争霸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以及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关系和矛盾。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描写,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代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同时,这首诗也是对项羽形象的一种塑造,通过对他的行为和心理的描述,展现了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