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上从东垣过。贯高等乃壁人柏人,要之置厕。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不宿,去。
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告之。于是上逮捕赵王诸反者。赵午等十余人皆争自刭,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等为之!今王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死,谁当白王不反者?”乃槛车与王诣长安。高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不知也。”吏榜笞数千,刺{葑心},身无完者,终不复言。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故,不宜有此。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乃女乎!”廷尉以贯高辞闻,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中大夫泄公曰:“臣素知之,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上使泄公持节问之箯舆前。卬视泄公,劳苦如平生欢。与语,问:“张王果有谋不?”高曰:“人情岂不各爱其父母妻子哉?今吾三族皆以论死,岂以王易吾亲哉!顾为王实不反,独吾等为之。”具道本根所以、王不知状。于是泄公具以报上,上乃赦赵王。
汉书·传·张耳陈馀传
诗句:
- 八年,上从东垣过。
- 贯高怨家知其谋,告之。
- 于是上逮捕赵王诸反者。
- 赵午等十余人皆争自刭,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等为之!今王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死,谁当白王不反者?”
- 乃槛车与王诣长安。
- 高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不知也。”
- 吏榜笞数千,刺{葑心},身无完者,终不复言。
- 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故,不宜有此。
- 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乃女乎!”
- 廷尉以贯高辞闻,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
- 中大夫泄公曰:“臣素知之,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
- 上使泄公持节问之箯舆前。
- 卬视泄公,劳苦如平生欢。
- 具道本根所以、王不知状。
- 于是泄公具以报上,上乃赦赵王。
译文:
在汉朝的第八个年头,汉武帝从东垣经过时,贯高埋伏在柏人,想置他于死地。汉武帝路过想要休息,心生疑虑,问他:“这里是什么地方?”回答说:“柏人。”汉武帝说:“柏人,迫于人啊!”没有留宿,离开了。
在第九年,贯高的仇家知道他的谋划,告诉了他。因此,汉武帝逮捕了赵王及其反叛的人。赵午等十几人争相自尽,只有贯高愤怒地大骂:“是谁让你们这样做的?现在大王确实没有谋反,而你们却一起逮捕大王;你们死了,谁还会告诉大王他没有谋反?”于是用囚车带赵王到长安。贯高在监狱中说:“是我等人这么做的,大王并不知道。”狱吏鞭打他数千次,刺伤他的心脏,他的身体没有完好的地方,最终再也不敢说话。吕后多次提到张王因为娶了鲁元公主的原因,不应该有这样的惩罚。汉武帝大怒说:“要是张敖能够掌握天下,难道会缺少你的女儿吗!”廷尉根据贯高的陈述将此事上报给汉武帝,汉武帝说:“真是勇士!谁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可以私下询问。”中大夫泄公说:“我一向知道这件事,这确实是赵国为了坚守承诺不被侵犯而为义理而斗争的人。”汉武帝派泄公拿着符节走到跟前。贯高看着泄公,像往常一样高兴。两人交谈时,问:“张王真的谋反了吗?”贯高说:“人之常情难道不爱自己的父母和妻子儿女吗?现在我三族都被判处死刑,难道可以用王的身份去换我的亲人吗!只是考虑到张王确实没有谋反,只有我们这些人才为他做了这些。”详细讲述了事情的起因和真相。于是泄公将这些情况报告给汉武帝,汉武帝于是赦免了赵王。
赏析:
《汉书》中关于张耳和陈余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两位英雄人物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矛盾和冲突。故事通过一系列紧张而又充满戏剧性的情节,反映了战国后期赵国政治局势的复杂性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同时,通过张耳和陈余之间的互动,展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共同为理想奋斗的决心。这个故事不仅是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们追求正义、忠诚和友情的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