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多病,未尝特将兵,常为画策臣,时时从。
汉三年,项羽急围汉王于荥阳,汉王忧恐,与郦食其谋桡楚权。郦生曰:“昔汤伐桀,封其后杞;武王诛纣,封其后宋。今秦无德,伐灭六国,无立锥之地。陛下诚复立六国后,此皆争戴陛下德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南面称伯,楚必敛衽而朝。”汉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
郦生未行,良从外来谒汉王。汉王方食,曰:“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计告良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良曰:“臣请借前箸以筹之。昔汤、武伐桀、纣封其后者,度能制其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死命乎?其不可一矣。武王入殷,表商容闾,式箕子门,封比干墓,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二矣。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同赐贫穷,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三矣。殷事以毕,偃革为轩,倒载干戈,示不复用,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四矣。休马华山之阳,示无所为,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五矣。息牛桃林之野,天下不复输积,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六矣。且夫天下游士,离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者,但日夜望咫尺之地。今乃立六国后,唯无复立者,游士各归事其主,从亲戚,反故旧,陛下谁与取天下乎?其不可七矣。且楚唯毋强,六国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其不可八矣。诚用此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轰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乃公事!”令趣销印。
诗句:汉三年,项羽急围汉王于荥阳,汉王忧恐,与郦食其谋桡楚权
译文: 在汉三年,项羽紧急地包围了汉王(刘邦)。汉王感到担忧和恐惧,于是与郦食其商议,想要削弱楚国的权力。郦生提出了一个计划,建议利用过去的成功故事来劝说刘邦支持六国后代,以此争取他们的支持。
注释与解析
- “汉三年”:指的是公元前204年,是楚汉相争的第三年。
- “项羽急围汉王于荥阳”:指项羽率大军包围了汉王刘邦所在的荥阳城。
- “汉王忧恐”:描述了刘邦当时的内心状态,担心被项羽打败。
- “与郦食其谋桡楚权”:说明刘邦决定通过智谋来削弱项羽的势力,而郦食其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顾问和策划者的角色。
- 郦生提出的策略:郦生建议利用历史上成功的策略,如汤伐桀、武王诛纣封其后的故事,来激励刘邦支持六国后代,以此来获得他们的忠诚和支持。
- “德义已行,南面称伯,楚必敛衽而朝”:如果刘邦能够恢复并维持六国后代的支持,那么他就能够成为天下的霸主,迫使楚国臣服,表现出一种政治和道德上的优越性和权威。
赏析
这段历史记载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斗争,也反映了人性中的贪婪、智慧、勇气和谋略。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只有不断地适应变化,采用合适的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同时,这也强调了历史事件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塑造文化和政治观念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