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顷之,上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不知。问:“天下钱谷一岁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洽背,愧不能对。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各有主者。”上曰:“主者为谁乎?”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弩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上称善。勃大惭,出而让平曰:“君独不素教我乎!”平笑曰:“君居其位,独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盗贼数,又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弗如平远矣。居顷之,勃谢免相,而平颛为丞相。

”`
居顷之,上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
勃谢不知。问:“天下钱谷一岁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洽背,愧不能对。
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各有主者。”上曰:“主者为谁乎?”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弩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上称善。
勃大惭,出而让平曰:“君独不素教我乎!”平笑曰:“君居其位,独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盗贼数,又欲强对邪?”
于是绛侯自知其能弗如平远矣。居顷之,勃谢免相,而平颛为丞相。

译文:
不久,皇上更加熟悉处理国家事务,早晨询问右丞相田蚡说:“全国一年的案件审理数量是多少?”
田蚡推辞不知道。又问:“国家的财政收支一年进出的金额是多少?”田蚡也推辞不知道。吓得汗流浃背,羞愧地无法回答。
皇上也询问左丞相窦婴。窦婴回答说:“各自有主管的人。”皇上说:“主管的人是谁呢?”窦婴说:“陛下如果问审理案件,就责备廷尉;问财政收支,就责备治粟内史(主管粮食生产的官员)。”皇上说:“如果各自有负责人,而您的责任是什么呢?”窦婴谦让地说:“是陛下没有把我放在眼里,让我担任宰相。宰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管理阴阳、顺应四季变换、使百姓生活适宜、对外安抚四夷诸侯、对内亲近百姓、使各级官员各尽其职。”皇上称赞他。
田蚡感到很惭愧,出来后责备窦婴说:“你不以前常教导我吗!”窦婴笑着说:“您处在那个位置,难道不知道您的责任吗?况且陛下刚才询问长安有多少盗贼,又打算强行回答吗?”
于是赵禹知道自己的能力比不上窦婴了。过了一段时间,田蚡被免职,而窦婴独自担任了丞相。

注释:

  1. 张良(字子房):他的先祖是韩国人。
  2. 大父开地:祖父在韩国担任官职。
  3. 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曾担任韩国三任国君时期的宰相。
  4. 父平:父亲曾经担任韩国两任国君时期的宰相。
  5. 悼惠王二十三年:悼惠王在位二十三年,去世时年龄二十岁,秦灭韩。
  6. 良少,未宦事韩:张良年轻时没有在韩国当官。
  7. 韩破:韩国被秦国灭亡。
  8. 家僮三百人:家族拥有三百名仆人。
  9. 弟:这里指代的是张良的弟弟。
  10. 治粟内史:掌管粮食生产。
  11. 宰相:古代中国中央政府中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协助皇帝治理国家。
  12. 弩下:这里用来形容谦虚谨慎的样子。
  13. 长安盗贼数:询问长安地区的盗贼数量。
  14. 长安:当时首都设在长安。
  15. 四夷:古代对中国以外周边少数民族和外国的统称。
  16. 卿大夫:古代中国的高级官员名称。
  17. 内外亲附百姓:在内与百姓和睦相处,在外安抚四夷诸侯。
  18. 知能弗如:意思是了解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
  19. 居顷之:过了一会儿或一段时间。
  20. 绛侯:绛侯周勃,西汉初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
  21. 自以能弗如平远: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如周勃远大。
  22. 居顷之:过了一会儿或一段时间。
  23. 勃谢免相:田蚡谢绝了这个职位,辞去丞相的职务。
  24. 平颛为丞相:窦婴独自担任了丞相的职位。

赏析:
《汉书·传·张陈王周传》是班固所著《汉书》中的一个章节,讲述了西汉初期的政治斗争和人物事迹。张陈王周传主要描绘了刘邦、萧何、曹参等历史人物的政治背景和他们在历史上的重要影响。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描述,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汉朝的历史发展及其政治变迁。

本段内容反映了张良从少年到成为一代宗师的转变过程。张良年少时未能在韩国谋得一官半职,直到秦朝统一六国后才逐渐显露头角。在汉朝初年,张良作为丞相辅佐汉高祖刘邦处理国家大事,展现出卓越的智慧和政治才能。尽管他在政治舞台上有着出色的表现,但张良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不被权力地位所动摇。这种品质使他在汉朝初期的政治生活中显得格外突出。

本篇还揭示了古代中国对于宰相这一职位的重视和期望。张良之所以能长期担任丞相,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才干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对权力的谦逊和对职责的认识。这一点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命运,更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本段还体现了作者班固对历史的客观叙述和公正评价。虽然张陈王周传中的部分内容可能受到后世儒家思想的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