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者,沛人也。其从兄苛,秦时皆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苛、昌以卒史从沛公,沛公以昌为职志,苛为客。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苛为御史大夫,昌为中尉。
汉三年,楚围汉王荥阳急,汉王出去,而使苛守荥阳城。楚破荥阳城,欲令苛将,苛骂曰:“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项羽怒,亨苛。汉王于是拜昌为御史大夫。常从击破项籍。六年,与萧、曹等俱封,为汾阴侯。苛子成以父死事,封为高景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昌项,上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昌。及高帝欲废太子,而立威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莫能得,上以留侯策止。而昌庭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即罢。吕后侧耳于东箱听,见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诗句:汉三年,楚围汉王荥阳急,汉王出去,而使苛守荥阳城。
译文: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围攻项羽的叔叔项伯,项伯在荥阳坚守,刘邦不得不撤退。这时,刘邦派遣周昌驻守荥阳,以防楚军再次进攻。
关键词解释:
- 刘邦:即后来的汉高祖,是西汉的开国皇帝。
- 项伯:项羽的叔叔,与刘邦有旧仇,是此次战役的直接敌人。
- 荥阳: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是当时重要的军事据点。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汉朝初年,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关键战役——巨鹿之战后,刘邦为了巩固后方安全,被迫放弃对荥阳的进攻,转而防守。诗中描述的场景充满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气氛,同时也展示了周昌作为刘邦的忠诚将领,不畏强敌、坚守阵地的英雄本色。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战争中将领们的坚定信念和英勇精神,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