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徒见其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蜚来,皆言匈奴易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胔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以逾句注,三十余万众,兵已业行。上怒,骂敬曰:“齐虏!以舌得官,乃今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已斩先使十辈言可击者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建信侯。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人胡。当是时,冒顿单于兵强,控弦四十万骑,数若北边。上患之,问敬。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革,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人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陛下恐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敬曰:“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单于,厚奉遗之,彼知汉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使辩士风喻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外孙为单于。岂曾闻孙敢与大父亢礼哉?可毋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泣曰:“妾唯以一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为公主,妻单于。使敬往结和亲约。
”`
汉书·传·郦陆朱刘叔孙传
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徒见其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蜚来,皆言匈奴易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胔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以逾句注,三十余万众,兵已业行。上怒,骂敬曰:“齐虏!以舌得官,乃今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已斩先使十辈言可击者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建信侯。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人胡。当是时,冒顿单于兵强,控弦四十万骑,数若北边。上患之,问敬。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革,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人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陛下恐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敬曰:“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单于,厚奉遗之,彼知汉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使辩士风喻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外孙为单于。岂曾闻孙敢与大父亢礼哉?可毋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泣曰:“妾唯以一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为公主,妻单于。使敬往结和亲约。
注释:
- 郦食其(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03年),陈留郡雍丘县高阳乡(今河南省商丘市杞县高阳镇)人。幼年喜欢读书,但家中贫困落魄,平时缺食少衣,担任里监门。他因拒绝听任他人指挥而被官吏们称为狂生。后来参与陈胜、项梁等起义,被项羽封为左将军。最终因反对刘邦称帝而被诛杀,时年不详。
- 刘敬(公元前254年~公元前191年),字敬则,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官湖镇中阳村)人。他年轻时就以博学多才和善于辩论著称。在刘邦的多次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建信侯。他多次向刘邦提出建议,帮助汉朝稳固边疆和处理与匈奴的关系。
- 叔孙通(?~公元前190年),字季追,琅琊郡东武阳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他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曾任太常博士。他精通礼仪制度,对维护汉朝的稳定和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 吕后(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名雉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位时间超过二十年的皇后。她以其政治手腕和手腕著称于世,尤其是在处理与刘邦儿子们的纷争以及巩固权力方面表现出色。她在刘邦去世后掌权,成为汉朝的实际统治者。
赏析:
《汉书·传·郦陆朱刘叔孙传》通过五位历史人物的传记形式展现了汉朝初期的政治斗争与外交策略。其中,郦食其和刘敬的事迹尤为突出,他们在刘邦统一六国、建立汉朝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郦食其的智勇双全,尤其是他能够识破冒顿单于的计谋和利用自己的智慧为汉朝争取到和平解决的机会,展示了他的远见和机智。刘敬的建议则体现了他对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的深刻认识,特别是在处理与匈奴的关系上提出了“和亲”的策略,有效地缓和了双方的矛盾。
另外三位人物——娄敬、朱建、叔孙通虽没有直接参与战争,但他们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活动也为汉朝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娄敬的出使和建议帮助刘邦认识到了与匈奴和解的重要性;朱建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他的直言不讳和勇于表达自己意见的精神值得赞扬;叔孙通则是汉朝礼仪制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贡献对于汉朝的政治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汉书·传·郦陆朱刘叔孙传》不仅记录了这些人物的生平和他们的成就,更深刻地反映了汉朝初期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变迁。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传记叙述,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他们的个人品质和能力,还能够洞察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