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迹愈多,景愈疾,不知就阴而止,景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于彼,而救之于此,譬犹抱薪而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乃百步之内耳,比于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纟亢断幹。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据其未生,先其未形也。磨砻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诗句】
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迹愈多,景愈疾,不知就阴而止,景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于彼,而救之于此,譬犹抱薪而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乃百步之内耳,比于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译文】
人性中有害怕其影子和讨厌其踪迹的人,他们逃避并转身逃跑,足迹越多,影子就越快消失。不知道在阴暗处停下来,影子会消失,迹子也会断绝。想要人们不听到声音,不如不发言;想要人们不知道,不如不行动。想使热水沸腾时加入一瓢水,一百个人扬起它,也是无益的,不如停止烧柴和火源。不在别处继续燃烧,而在此处灭火,就像抱着干草去救火一样。养由基是楚国的一位善于射箭的人,距离杨柳树叶百步之外,一百次射击一百次都命中了。如果杨柳树叶大一点,那么他百发百中的命中率就会更高。但是他的射程只局限在百步之内,与臣乘射箭相比,还不知如何掌握弓箭的技巧。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纟亢断干。水不是石头被钻破的,绳索不是木头被锯断的,而是逐渐腐蚀使之成为这样的。铢铢称量,到一定重量必然差;寸寸测量,到了一定长度必然超过。石称丈量,虽然直径小但少有失误。十围的木,开始长出如蘖芽,足可以搔到头而切断,手可以提起来而拔起,据守其未出生之时,先于其未形之时。打磨磨砺底端锐利无损伤,有时而尽。种树畜养没有发现其益处,有时而大;积累德行累行不见其善,有时而用。放弃道义违背道理不见其恶,有时而亡。我愿大王仔细思考并亲自践行这百世不变的大道。
【赏析】
本诗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人性的各种现象,通过比喻和寓言,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强调了顺应自然、把握时机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人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的建议,旨在引导人们遵循正确的道路,避免走向毁灭。整首诗歌寓意深远,语言简练,富有哲理,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