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吴王濞与七国谋反,及发,齐、济北两国城守不行。汉既破吴,齐王自杀,不得立嗣。济北王亦欲自杀,幸全其妻子。齐人公孙玃谓济北王曰:“臣请试为大王明说梁王,通意天子,说而不用。死未晚也。”公孙玃遂见梁王,曰:“夫济北之地,东接强齐,南牵吴、越,北胁燕、赵,此四分五裂之国,权不足以自守,劲不足以扞寇,又非有奇怪云以待难也,虽坠言于吴,非其正计也。昔者郑祭仲许宋人立公子突以活其君,非义也,《春秋》记之,为其以生易死,以存易亡也。乡使济北见情实,示不从之端,则吴必先历齐毕济北,招燕、赵而总之。如此,则山东之从结而无隙矣。今吴、楚之王练诸侯之兵,驱白徒之众,西与天子争衡,济北独底节坚守不下。使吴失与而无助,跬步独进,瓦解土崩,破败而不救者,未必非济北之力也。夫以区区之济北而与诸侯争强,是以羔犊之弱而扞虎狼之敌也。守职不桡,可谓诚一矣。功义如此,尚见疑于上,胁肩低首,累足抚衿,使有自悔不前之心,非社稷之利也。臣恐藩臣守职者疑之。臣窃料之,能历西山,径长乐,抵未央,攘袂而正议者,独大王耳。上有全亡之功,下有安百姓之名,德沦于骨髓,恩加于无穷,愿大王留意详惟之。”孝王大说,使人驰以闻。济北王得不坐,徙封于淄川。
诗句:“贾山,颍川人也。祖父祛,故魏王时博士弟子也。山受学祛,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尝给事颖阴侯为骑。孝文时,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名曰《至言》。”
译文:班固在《汉书·传·贾邹枚路传》中记载了贾山的生平事迹。他是颍川人,出身于一个有学问的家庭,他的祖父曾经是魏王时期的重要学者,担任过博士弟子。贾山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家族的学问,但他并没有成为一位纯粹的儒家学者。他在给事颖阴侯期间,曾以秦朝作为教训,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并撰写了一部名为《至言》的著作。
注释:
- 贾山: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
- 颍川:古代地名,今河南省禹州市。
- 祖父祛:贾山的父亲,曾任魏国的博士。
- 魏王时:指汉代早期,当时的政治中心在魏国,故称为魏王时期。
- 颖阴侯:即汉文帝时期的名将周亚夫,他在当时担任重要的军事职务。
赏析:
贾山的《至言》是一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献,反映了他对汉朝初年政治局势的看法和建议。通过学习《至言》,可以了解到贾山对国家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的见解,以及他对于如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思考。同时,这部作品也为我们研究汉代初期的政治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