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不纳。乘等去而之梁,从孝王游。

景帝即位,御史大夫晃错为汉定制度,损削诸侯,吴王遂与六国谋反,举兵西乡,以诛错为名。汉闻之,斩错以谢诸侯。枚乘复说吴王曰:

昔者,秦西举胡戎之难,北备榆中之关,南距羌筰之塞,东当六国之从。六国乘信陵之籍,明苏秦之约,厉荆轲之威,并力一心以备秦。然秦卒禽六国,灭其社稷,而并天下,是何也?则地利不同,而民轻重不等也。今汉据全秦之地,兼六国之众,修戎狄之义,而南朝羌筰,此其与秦,地相什而民相百,大王之所明知也。今夫谗谀之臣为大王计者,不论骨肉之义,民之轻重,国之大小,以为吴祸,此臣所以为大王患也。

夫举吴兵以訾于汉,璧犹蝇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齿利剑,锋接必无事矣。天子闻吴率失职诸侯,愿责先帝之遗约,今汉亲诛其三公,以谢前过,是大王之威加于天下,而功越于汤、武也。夫吴有诸侯之位,而实富于天子;有隐匿之名,而居过于中国。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绝于道,其珍怪不如东山之府。转粟西乡,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修治上林,杂以离宫,积聚玩好,圈守禽兽,不如长洲之苑。游曲台,临上路,不如朝夕之池。深壁高垒,副以关城,不如江淮之险。此臣之所为大王乐也。

贾山,颍川人,其祖父为战国时期魏王时的博士弟子。贾山学识广博而不专精于某一领域。他曾经给事于颖阴侯灌婴之下,担任骑从之职。

诗句:

昔者,秦西举胡戎之难,北备榆中之关,南距羌筰之塞,东当六国之从。    

译文:

以前,秦国向西进军,攻打了胡人的边境;向北准备了榆中关的防御,向南抗拒了羌筰的侵袭;向东抵御了六国的进攻。    

注释:

  • 胡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这里指代秦国西面的边疆战事。
  • 榆中关:位于今天的甘肃省,是秦朝重要的军事防线之一。
  • 羌筰:古代居住在西北地区的部族,也是秦军需要防御的对象。
  • 六国:指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这里特指秦朝周边的敌对势力。

贾山通过这些历史事件,表达了对秦朝统一六国后,未能维持长久稳定统治的批评和反思。他认为,尽管秦朝实现了大一统,但其过于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严酷的政治制度,最终导致了秦朝的迅速崩溃。

赏析

贾山的《至言》一文,借古讽今,深刻剖析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同时也为汉文帝提供了治国的参考。文章中提到的历史教训,对于汉朝初年的统治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贾山的直言直谏精神,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以历史为鉴,警示后人要警惕权力的滥用和过度的集中,强调了法制和德治相结合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对于后世的政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