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曰:春秋鲁臧孙达以礼谏君,君子以为有后。贾山自下劘上,邹阳、枚乘游于危国,然卒免刑戮者,以其言正也。路温舒辞顺而意笃,遂为世家,宜哉!

【诗句】

汉书 · 传 · 贾邹枚路传

赞曰:春秋鲁臧孙达以礼谏君,君子以为有后。贾山自下劘上,邹阳、枚乘游于危国,然卒免刑戮者,以其言正也。路温舒辞顺而意笃,遂为世家,宜哉!

【译文】
《汉书·列传·贾邹枚路传》中称赞道:春秋时期鲁国的臧孙达因遵循礼仪规劝君主,被君子认为有后代的楷模。贾山从下级向上进谏,邹阳和枚乘在危险的环境中游走,但是他们最终都没有受到刑罚。这是因为他们的言论正直。路温舒言辞委婉但心意真诚,因此得以成为世家大族,确实是理所当然的。

【注释】

  1. “春秋”:这里指的是《春秋》,是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史事。
  2. “鲁”:这里指的是春秋时期的鲁国,是孔子的故乡,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3. “臧孙达”: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以遵守礼仪、善于进谏著称。
  4. “礼谏君”:指臧孙达以礼仪的方式规劝君主,即用道德规范来引导国君。
  5. “君子以为有后”:这里的“君子”指的是儒家学者或贵族阶层的人,他们认为臧孙达的行为值得学习,认为他有后人继承其美德。
  6. “贾山”:“贾”是姓氏,“山”是字,表示人名。贾山是汉朝的思想家,他主张改革政治制度,提倡法治,反对迷信。
  7. “自下劘上”:这里的“下”指的是下层民众,“上”指的是统治阶级。“自下劘上”意味着从基层向上进谏,强调民众的参与和对上层的监督。
  8. “邹阳”:汉代文学家,以文章犀利著称,他的作品中经常批评时政,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9. “枚乘”:汉代文学家,擅长辞赋,他的作品中也有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10. “游于危国”:指邹阳和枚乘在危险的国家里游说,可能面临很大的风险和压力。
  11. “免刑戮者”:指那些因为言论正直而避免刑罚的人。
  12. “言正”:这里指的是言论正直,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和政治理念。
  13. “路温舒”:汉朝的政治家,以直言进谏而著称,他在任期间曾提出多项改革措施,受到皇帝的赏识。
  14. “辞顺而意笃”:这里的“辞”指的是说话的言辞,“顺”指的是顺畅、合理,“意笃”指的是心意真挚。
  15. “遂为世家”:指路温舒因为直言进谏而得到皇帝的重用,成为世代相传的大家族。
  16. “宜哉”:这里的意思是“确实如此”,是对前文内容的认可和赞同。

【赏析】
《汉书·列传·贾邹枚路传》是一篇关于汉代人物的评价性文献,通过赞颂不同人物的政治品质和社会影响,展示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风貌和人物行为的观察和思考。本文通过对臧孙达、贾山、邹阳、枚乘等人的评价,强调了直言进谏、坚持正义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儒家思想在汉代社会中的影响和地位。文章通过赞美这些人物的行为和成就,表达了对于正直和公正的追求,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