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岁,与故颍阴侯屏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故也!”宿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辽西,杀太守,败韩将军。韩将军后徙居右北平,死。于是上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上书自陈谢罪。上报曰:“将军者,国之爪牙也。《司马法》曰:‘登车不式,遭丧不服,振旅抚师,以征不服,率三军之心,同战士之力,故怒形则千里竦,威振则万物状;是以名声暴于夷貉,威棱憺乎邻国。’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将军其率师东辕,弥节白檀,以临右北平盛秋。”广在郡,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
汉书·传·李广苏建传
数岁,与故颍阴侯屏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故也!”宿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辽西,杀太守,败韩将军。韩将军后徙居右北平,死。于是上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上书自陈谢罪。上报曰:“将军者,国之爪牙也。《司马法》曰:‘登车不式,遭丧不服,振旅抚师,以征不服,率三军之心,同战士之力,故怒形则千里竦,威振则万物状;是以名声暴于夷貉,威棱憺乎邻国。’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将军其率师东辕,弥节白檀,以临右北平盛秋。”广在郡,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
注释:
- **数岁**:几年后。
- **屏居**:隐居。
- **射猎**:打猎。
- **尝夜从一骑出**:曾经有一次夜晚带着一名骑兵外出。
- **从人田间饮**:跟随人在农田里饮酒。
- **还至亭**:返回到亭这个地方。
- **宿广亭下**:住在广亭下面。
- **居无何**:不久之后。
- **匈奴入辽西**:匈奴侵入了辽西地区。
- **杀太守**:杀死了太守。
- **韩将军后徙居右北平**:韩将军后来迁居到了右北平。
- **于是上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因此汉武帝就任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
- **登车不式**:登车时没有按礼仪行事。
- **遭丧不服**:遇到丧事时没有遵守丧礼。
- **振旅抚师**:整顿军队、安抚士兵。
- **威棱憺乎邻国**:威严震慑到了邻近的各国。
- **报忿除害**:报复仇恨和去除祸害。
- **捐残去杀**:放弃杀戮。
- **朕之所图于将军**:我所计划要做的事情是...
- **东辕**:向东行进。
- **弥节白檀**:沿着白檀路行进。
- **以临右北平盛秋**:来面对右北平的丰收季节。
### 赏析
此篇描述了汉朝名将李广的故事。他在年轻时曾随从颍阴侯一起隐居于蓝田南山,并参与了夜间的狩猎活动。一次因醉酒的霸陵尉阻拦,李广骑马与之理论,被误认为曾是前将军李广的儿子,从而引起误会。后来李广因匈奴侵扰而被召回担任右北平太守,他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表现,更因其高尚的人格和勇气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文中李广的形象丰满立体,既有战场上的英勇无畏,也有生活中的谦逊低调。他对匈奴的战争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忠诚,这种精神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尽管多次受到误解和挑战,但始终坚守信念,为国家的安全和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这段历史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英雄的风采,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英雄的敬仰和信任。李广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卓越,勇于担当,为国家的和平与发展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