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曰:“可。王驾车千乘,选徒万骑,田于海滨,列卒满泽,罘罔弥山。掩菟辚鹿,射麋格麟,鹜于盐浦,割鲜染轮。射中获多,矜而自功,顾谓仆曰:‘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乎?楚王之猎孰与寡人?’仆下车对曰:‘臣,楚国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余年,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然犹未能遍睹也。又乌足以言其外泽乎?’齐王曰:‘虽然,略以子之所闻见言之。’
“仆对曰:‘唯唯。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律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陁,下属江河。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珉昆吾,瑊玏玄厉,礝石武夫。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芷若,穹穷昌蒲,江离蘪芜,诸柘巴且。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阤靡,案衍坛曼,缘以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则生{艹咸}析苞荔,薜莎青薠。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蔷雕胡,莲藉觚卢,奄闾轩于。众物居之,不可胜图。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夫容{艹陵}华,内隐巨石白沙。其中则有神龟蛟鼍,毒冒鳖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樝梨梬栗,橘柚芬芳。其上则有宛雏孔鸾,腾远射干。其下则有白虎玄豹,蟃蜒貙豻。
”`
子虚赋是一篇古代文学作品,属于辞赋类,其内容以楚国的游猎为背景,展现了楚王的苑囿广袤无垠、动物众多且珍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释义
- “王驾车千乘,选徒万骑,田于海滨”
- 王驾千乘:指君王亲自率领着庞大的车队。千乘,古代车辆单位之一,常用来表示车的数量。
- 选徒万骑:挑选出精锐的步兵和骑兵部队。万骑,指骑兵或步兵的数量。
- 田于海滨:在海边进行狩猎或巡视。田,这里指的是打猎;海滨,即海边。
- “列卒满泽,罘罔弥山”
- 列卒满泽:军队排布在湖泽中,形成一片战场,形容场面壮观。
- 罘罔弥山:用网捕满了整个山峰,比喻猎物之多。
- “掩菟辚鹿,射麋格麟”
- 掩菟辚鹿:指狩猎时捕捉兔子和鹿等小动物。掩菟,掩杀兔子;辚鹿,碾压鹿。
- 射麋格麟:射杀麋鹿,捕捉麒麟等大型猎物。格麟,射中麒麟。
- “鹜于盐浦,割鲜染轮”
- 鹜于盐浦:指在盐碱地上捕鱼,比喻猎物多样。
- 割鲜染轮:切割新鲜的鱼肉,染红车轮作为祭品。
- “射中获多,矜而自功”
- 射中获多:在狩猎中射中许多目标,收获丰硕。
- 矜而自功:因自己的功绩而骄傲,自视过高。
- “顾谓仆曰:‘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乎?楚王之猎孰与寡人?’”
- 顾谓仆曰:回头看着侍从说。
- 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乎? 询问楚地是否有像自己这样广阔的平原和丰富的游猎资源。
- 楚王之猎孰与寡人? 对比自己与楚王的猎技谁更高下,提问谁更擅长游猎。
- “仆下车对曰:‘臣,楚国之鄙人也…‘”
- 仆下车对曰:侍从下车回答说。
- 臣,楚国之鄙人也:自称是楚国边远小地方的人。
- 幸得宿卫十有余年:幸运地在宫中服役了十多年。
- 时从出游…览于有无:时常跟随国王出游,欣赏宫中的各种宝物。
- “然犹未能遍睹也。又乌足以言其外泽乎?”
然犹未能遍睹也:尽管如此,仍然不能全面地看到。
又乌足以言其外泽乎? 不足以谈论外面的大泽。
赏析
《子虚赋》通过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楚国大泽,其中不仅有众多的动物供狩猎者狩猎,还有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楚国大泽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楚国繁荣景象的羡慕之情。同时,《子虚赋》通过对楚王游猎的叙述,展现了楚王的威武和英明,同时也暗示了楚王的骄傲和自负,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统治者的期望和标准。
通过《子虚赋》中的丰富想象和生动描写,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楚国游猎文化的繁荣和兴盛。这篇赋文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楚国社会风貌的一次全面展示,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富足。通过这样的作品,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