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周,南阳杜衍人也。义纵为南阳太守,以周为爪牙,荐之张汤,为廷尉史。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多。奏事中意,任用,与减宣更为中丞者十余岁。
周少言重迟,而内深次骨。宣为左内史,周为廷尉,其治大抵放张汤,而善候司。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客有谓周曰:“君为天下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二千石系者新故相因,不减百余人。郡吏大府举之延尉,一岁至千余章。章大者连逮证案数百,小者数十人;远者数千里,近者数百里。会狱,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掠笞定之。于是闻有逮证,皆亡匿。狱久者至更数赦十余岁而相告言,大氐尽诋以不道,以上延尉及中都官,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十有余万。
解析
原文
杜周,南阳杜衍人也。义纵为南阳太守,以周为爪牙,荐之张汤,为廷尉史。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多。奏事中意,任用,与减宣更为中丞者十余岁。少言重迟,而内深次骨。宣为左内史,周为廷尉,其治大抵放张汤,而善候司。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客有谓周曰:“君为天下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注释
- 杜周:西汉时期著名政治人物,因其出色的法律才能和处事手段而闻名。
- 南阳: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是当时的郡治所在地。
- 义纵:南阳太守,是杜周的上司和推荐人。
- 张汤:汉朝著名的司法官,也是杜周的上司和推荐人。他们共同影响并塑造了杜周的政治命运。
- 廷尉:古代司法机构长官,负责审理案件。
- 三尺法:古代中国的一种法律制度,指的是法律条文或法令。
- 候司:观察和判断形势的能力。
- 客:来访者,对杜周的观点提出质疑的人。
译文
杜周,出生于南阳杜衍县(今河南南阳),最初担任廷尉史。他因办事得当,深受上司张汤的赏识,后来被升任为廷尉。在担任廷尉期间,杜周处理了大量的边疆案件,其中许多案件的判决结果都得到了上司的支持和认可。由于他能言善辩,善于察言观色,因此他在朝廷上的官职也迅速上升,先后担任过御史大夫、执金吾等要职,地位显赫。
赏析
《汉书·传·杜周传》是司马迁为杜周所写的传记,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杜周的生平事迹和他对当时政治的影响。杜周的故事展示了一个人如何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站稳脚跟,以及他的机智和狡猾如何帮助他实现自己的目标。杜周的经历告诉我们,权力游戏需要极高的智慧和策略,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被表象迷惑,深入了解一个人的真实品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