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邻居。始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

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充国乃与壮士百余人溃围陷陈,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身被二十余创,贰师奏状,诏征充国诣行在所。武帝亲见视其创,嗟叹之,拜为中郎,迁连骑将军长史。

昭帝时,武都氐人反,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将兵击定之,迁中郎将,将屯上谷,还为水衡都尉。击匈奴,获西祁王,擢为后将军,兼水衡如故。

与大将军霍光定册尊立宣帝,封营平侯。本始中,为蒲类将军征匈奴,斩虏数百级,还为后将军、少府。匈奴大发十余万骑,南旁塞,至符奚庐山,欲入为寇。亡者题除渠堂降汉言之,遣充国将四万骑屯缘边九郡。单于闻之,引去。

赵充国
字翁孙,陇西上邽人,后徙金城邻居。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四夷事。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充国乃与壮士百余人溃围陷陈,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身被二十余创,贰师奏状,诏征充国诣行在所。武帝亲见视其创,嗟叹之,拜为中郎,迁连骑将军长史。昭帝时,武都氐人反,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将兵击定之,迁中郎将,将屯上谷,还为水衡都尉。击匈奴,获西祁王,擢为后将军,兼水衡如故。与大将军霍光定册尊立宣帝,封营平侯。本始中,为蒲类将军征匈奴,斩虏数百级,还为后将军、少府。匈奴大发十余万骑,南旁塞,至符奚庐山,欲入为寇。亡者题除渠堂降汉言之,遣充国将四万骑屯缘边九郡。单于闻之,引去。

译文: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邻居。起初担任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为人沉勇有大略,年轻时喜好将帅之节,学习了兵法,通晓四夷事情。
武帝时,充国以假司马身份跟随贰师将军攻打匈奴,被敌军重重包围。由于汉军缺乏食物几天,死亡和受伤的人很多,充国便与一百多名勇士突破重围并冲入敌阵,随后贰师将军率军跟进,最终解除了被围状态。尽管自身受到二十多处创伤,但贰师将军上奏请皇帝批准充国前往皇帝驻地接受治疗。武帝亲自接见并察看他的伤口,对他表示惊讶和赞赏,于是提拔他为中郎,升迁连骑将军长史。
昭帝时期,武都氐族叛乱,充国作为大将军和护军都尉率军平定叛乱,晋升为中郎将,带领部队驻扎于上谷郡,之后又转任水衡都尉。他在攻击匈奴时获得西祁王的头目,被任命为后将军,同时兼任水衡都尉一职。
与大将军霍光商议册封宣帝之事,被封为营平侯。本始年间,充国担任蒲类将军讨伐匈奴,斩杀俘虏数百人,返回后被任命为后将军、少府。匈奴发动十几万骑兵南下侵犯边境,到达符奚庐山一带,打算入侵汉朝。有逃兵题除渠堂投降汉军并告知他们的情况,于是派遣充国率领四万骑兵驻守边界的九个郡。匈奴单于听说这个消息后撤走了。

赏析: 赵充国的事迹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将领的智勇双全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在面对匈奴的围攻时,能够果断地组织兵力突围,不仅体现了他的勇气和决断力,还展示了他对战场形势的准确把握和灵活应对的策略。同时,他也是一位注重学习的士兵,通过学习兵法来提升自己指挥作战的能力。
赵充国的一生经历了从普通战士到高级将领的转变。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了对将帅之节的追求和学习兵法的热情。这些经历不仅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他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将领。
赵充国在平定武都氐族叛乱中的表现尤为突出。他不仅勇敢地冲锋陷阵,还善于运筹帷幄,成功平定了叛乱,为国家的安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他在本始年间击败匈奴的战斗中也表现出色,成为后将军和少府,为国家的安全和边境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充国不仅是一个勇猛的战士,也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战略家。他在本始年间的战斗中显示出了高超的军事才能,不仅成功地击退了匈奴的进攻,还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边疆安全。他的英勇和智慧使他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之一。
赵充国的故事不仅是关于战争的描述,更体现了他对于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工作。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