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国子右曹中郎将卬,将期门佽飞、羽林孤儿、胡越骑为支兵,至令居,虏并出绝转道,卬以闻。有诏将八校尉与骁骑都尉、金城太守合疏捕山间虏,通转道津渡。
初,罕、开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雕库种人颇在先零中,都尉即留雕库为质。充国以为亡罪,乃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天子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斩大豪有罪者一人,赐钱四十万,中豪十五万,下豪二万,大男三千,女子及老小千钱,又以其所捕妻子财物尽与之。”充国计欲以威信招降罕、开及劫略者,解散虏谋,徼极乃击之。
时,上已发三辅、太常徒弛刑,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材官,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骑士、羌骑,与武威、张掖、酒泉太守各屯其郡者,合六万人矣。酒泉太守辛武贤奏言:“郡兵皆屯备南出,北边空虚,势不可久。或日至秋冬乃进兵,此虏在竟外之册。今虏朝夕为寇,土地寒苦,汉马不能冬,屯兵在武威、张掖、酒泉万骑以上,皆多羸瘦。可益马食,以七月上旬赍三十日粮,分兵并出张掖、酒泉合击罕、开在鲜水上者。虏以畜产为命,今皆离散,兵即分出,虽不能尽诛,亶夺其畜产,虏其妻子,复引兵还,冬复击之,大兵仍出,虏必震坏。”
诗句: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邻居。始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
译文:
赵充国字叫翁孙,是陇西上邽的人,后来迁移到了金城县。起初他是一员骑士,因为六郡的世家子弟擅长骑马射箭而被选入羽林军。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 赵充国(Sào Chóngguì):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是汉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名普通的骑士到成为国家的重臣,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
- 陇西上邽(Lóu Xiāng Shàng Gēn):陇西上邽是西汉时期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位于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在这里发生。
- 六郡良家子(Liù Xī Yú Zǐ):六郡是指当时六个郡的良家子弟,这些子弟都是当地的优秀人才。他们经过选拔,被选中加入羽林军。
- 假司马(Jiǎ Shà Jù):假司马是指代理司马职位的官员。在汉武帝时期,赵充国曾经以假司马的身份跟随贰师将军出击匈奴。
- 贰师将军(Èr Shī Jiāngjūn):贰师将军是汉朝的一位著名将领,他曾经随同汉武帝出击匈奴。在战争中,他英勇善战,多次立下赫赫战功。
- 大为虏所围(Dà wéi lǔ suǒ wéi):大为虏所围是指被敌军重重包围。在汉武帝时期,赵充国曾因战败被匈奴俘虏。在敌军包围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最终带领战友们突围而出。
- 少好将帅之节(Shào hǎo jiàng shuài zhī jié):少好将帅之节是指年轻时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在赵充国年少时,他就对将帅之职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刻苦学习兵法,希望将来能够为国家效力。
- 学兵法(Xué bīng fǎ):学兵法是指在学习兵法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作为一位有理想的将领,赵充国不断深入学习兵法知识,希望能够掌握更多战略战术,更好地为国出力。
- 通知四夷事(Zhōng gào sì yì shì):通知四夷事是指在对外战争中向四方邻国通报信息。作为汉朝的军事将领,赵充国需要密切关注周边国家的情况,及时向皇帝汇报,以便制定正确的军事策略。
- 武帝时(Wǔ Yá shí):武帝时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在这个历史阶段,赵充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其中包括与匈奴作战的贰师将军之战。
- 贰师将军(Èr Shī Jiāngjūn):贰师将军是汉武帝时期一位非常著名的将领。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多次击败敌军,为汉朝的疆域扩张做出了巨大贡献。
- 身被二十余创(Shēn bèi èr shí yī chāo zhuàng):身被二十余创是指赵充国在战斗中受伤,身上有二十多处伤口。这个描述体现了他英勇无畏的精神,也说明了他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
- 贰师奏状(Èr Shī Tiào Zhuàng):贰师奏状是指贰师将军向汉武帝汇报战斗情况的报告。这个报告对于了解战场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赵充国英勇表现的一个见证。
- 诏征充国诣行在所(Zhāo zhēng chōng guó yì tíng xíng zài suǒ):诏征充国诣行在所是指汉武帝下诏征召赵充国前往京城长安。这个命令意味着皇帝对他的信任和期待,也预示着他将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 武帝亲见其创(Yǔ Wáng qīn jiàn qí zhuàng):武帝亲见其创是指汉武帝亲自接见了赵充国身上的伤口。这个场景反映了他对赵充国的关爱和关心,也表明了他对这位将领的高度重视。
- 嗟叹之(Chá tàn zhī):嗟叹之是指汉武帝对赵充国的勇敢和才能表示赞扬和感叹。这个评价不仅肯定了他的个人能力,也为他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 拜为中郎将(Bèi wèi zhōng láng jiang):拜为中郎将是指赵充国被任命为中郎将的官职。这个职位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武官,负责保卫皇宫和处理军事事务。
- 将屯上谷(Jiāng túng shàng gǔ):将屯上谷是指赵充国被派遣前往上谷驻守。这个任务意味着他要在那里担任防守任务,保护国家的边疆安全。
- 还为水衡都尉(Hái wèi shuǐ hé nèi wò):还为水衡都尉是指赵充国回到朝廷担任水衡都尉的职务。这个职务涉及到财政和经济的管理,对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与大将军霍光定册尊立宣帝(Yǔ dà chéng shì hè guāng dìng cè jǔng lì xuān di帝):与大将军霍光定册尊立宣帝是指赵充国与另一位重要人物——大将军霍光一起参与皇位的确立。这个事件标志着汉朝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 封营平侯(Fēng Yíng Gōng Píng Hòu):封营平侯是指赵充国被封为营平侯的爵位。这个爵位在当时是一种荣誉和奖赏,体现了他对国家的贡献和忠诚。
- 本始中(Běn Sīng zhōng):本始中是指汉昭帝在位期间的一个特定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赵充国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为蒲类将军征匈奴(Wéi pú lèi jiāng jūn zhēng yuán bó):为蒲类将军征匈奴是指赵充国被任命为蒲类将军,负责征讨匈奴的战争。这个任务对于维护国家的边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赵充国有能力的认可。
- 斩虏数百级(Chuǎn luò bǎi duō jí):斩虏数百级是指赵充国在战争中取得了显著的战绩,斩杀了数百名敌军。这个成绩展示了他在战斗中的勇猛和智谋,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 还为后将军、少府(Hái wèi hòu zhàng jūn、shào fǔ):还为后将军、少府是指赵充国在战争结束后被重新任命为后将军和少府。这两个职务在当时都是重要的官职,负责管理国家的经济和资源。
- 本始元年(Běn Sīng nián):本始元年是指汉昭帝在位期间的第一个年份,也是赵充国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个时期,他继续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展现了他的忠诚和才能。
- 至为车骑将军长史(Zhì wèi chēqí jiāngshì zhe): 至为车骑将军长史是指赵充国被晋升为车骑将军的长史。这个职务让他更加接近权力中心,有机会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并参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