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月余,以岁恶民流,与丞相定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俱乞骸骨,皆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广德为御史大夫,凡十月免。东归沛,太守迎之界上。沛以为荣,县其安车传子孙。
平当字子思,祖父以訾百万,自下邑徙平陵。当少为大行治礼丞,功次补大鸿胪文学,察廉为顺阳长、栒邑令,以明经为博士,公卿荐当论议通明,给事中。每有灾异,当辄傅经术,言得失。文雅虽不能及萧望之、匡衡,然指意略同。
自元帝时,韦玄成为丞相,奏罢太上皇寝庙园,当上书言:“臣闻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三十年之间,道德和洽,制礼兴乐,灾害不生,祸乱不作。今圣汉受命而王,继体承业二百余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然风俗未和,阴阳未调,灾害数见,意者大本有不立与?何德化休征不应之久也!祸福不虚,必有因而至者焉。宜深迹其道而务修其本。昔者帝尧南面而治,先‘克胆俊德,以亲九族’,而化及万国《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夫孝子善述人之志,周公既成文、武之业而制作礼乐,修严父配天之事,知文王不欲以子临父,故推而序之,上极于后稷而以配天。此圣人之德,亡以加于孝也。高皇帝圣德受命,有天下,尊太上皇,犹周文、武之追王太王、王季也。此汉之始祖,后嗣所宜尊奉以广盛德,孝之至也。《书》云:‘正稽古建功立事,可以永年,传于亡穷。’”上纳其言,下诏复太上皇寝庙园。
汉书 · 传 · 隽疏于薛平彭传
后月余,隽不疑因年岁凶恶而流离民众,遂与丞相定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一同请求退休。他们都被授予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的待遇,随后便离开了。广德被升为御史大夫,任职仅十一个月便被免职。东归沛县时,太守迎送于界上。沛地认为这是荣耀之事,将他们的安车传家之宝挂于县衙,作为子孙世代相传的荣誉。
平当字子思,祖父以百万资产迁至平陵。平当年轻时曾为大行治礼丞,后来因功次补入大鸿胪文学,又因其清廉被任为顺阳长、栒邑令。平当以其明经博学,被公卿举荐,并参与讨论政事,常言灾异之应和得失之道。虽文雅不及萧望之、匡衡,但指意大体相同。
自元帝时期,韦玄成为丞相后,奏请撤去太上皇寝庙园。平当上书建议:“臣闻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在三十年间,道德和洽,制礼兴乐,灾害不生,祸乱不作。今圣汉受命而王,继体承业二百余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然风俗未和,阴阳未调,灾害数见。意者大本有不立或何德化休征不应之久也?祸福不虚,必有因而至者焉。宜深察其道而务修其本。”过去帝尧南面治理天下,先‘克胆俊德,以亲九族’,教化及于万国。《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周公既是此中之人。夫孝子善述人之志,周公既成就文王文、武之业而制作礼乐,修身事父,尊文王而不敢以子临父,故推而序之,上极于后稷配天而以之。此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也。高皇帝圣德受命,有天下,尊太上皇,犹周文、武之追王太王、王季也。此乃汉之始祖,后世所宜尊奉以广盛德,孝之至也。《书》云:‘正稽古建功立事,可以永年,传于亡穷。’”皇帝采纳了这些建议,诏令恢复太上皇寝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