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曰:隽不疑学以从政,临事不惑,遂立名迹,终始可述。疏广行止足之计,免辱殆之累,亦其次也。于安国父子哀鳏哲狱,为任职臣。薛广德保县车之荣,平当逡遁有耻,彭宣见险而止,异乎“苟患失之”者矣。
注释:
- 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赞曰:隽不疑学以从政,临事不惑,遂立名迹,终始可述。疏广行止足之计,免辱殆之累,亦其次也。于安国父子哀鳏哲狱,为任职臣。薛广德保县车之荣,平当逡遁有耻,彭宣见险而止,异乎“苟患失之”者矣。
- 译文:
《汉书》中记载了隽不疑的故事,他学习并运用政治知识,面对问题时不会感到疑惑,从而建立了名声和功业,可以一直流传下去。疏广则采取了知足常乐的态度,避开了可能的耻辱和危险,也是很好的榜样。于安国父子对待鳏寡孤独的人表现出怜悯之情,是尽职尽责的大臣。薛广德保全了自己的声誉,平当在面临危险时保持沉默,没有做出让人后悔的事情。彭宣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止步,与那些害怕犯错的人不同。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扬不同的人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表达了对不同品质和行为的赞赏。隽不疑、疏广、于安国父子、薛广德、平当和彭宣等人的行为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和处世哲学。他们各自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选择了学习并运用政治知识,有的选择了知足常乐,有的则是尽职尽责地关心社会问题,还有的在面临危险时能够及时止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