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为人廉恭,尤重经术士,虽卑贱徒步往过,定国皆与钧礼,恩敬甚备,学士咸称焉。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冬月治请谳,饮酒益精明。为廷尉十八岁,迁御史大夫。
甘露中,代黄霸为丞相,封西平侯。三年,宣帝崩,元帝立,以定国任职旧臣,敬重之。时陈万年为御史大夫,与定国并位八年,论议无所拂。后贡禹代为御史大夫,数处驳议,定国明习政事,率常丞相议可。然上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言事者归咎于大臣。上于是数以朝日引见丞相、御史,入受诏,条责以职事,曰:“恶吏负贼,妄意良民,至亡辜死。或盗贼发,吏不亟追而反系亡家,后不敢复告,以故浸广。民多冤结,州郡不理,连上书者交于阙廷。二千石选举不实,是以在位多不任职。民田有灾害,吏不肯除,收趣其租,以故重困。关东流民饥寒疾疫,已诏吏转漕,虚仓廪开府臧相振救,赐寒者衣,至春犹恐不赡。今丞相、御史将欲何施以塞此咎?悉意条状,陈朕过失。”定国上书谢罪。
”`
汉书 · 传 · 隽疏于薛平彭传
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为人廉恭,尤重经术士,虽卑贱徒步往过,定国皆与钧礼,恩敬甚备,学士咸称焉。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冬月治请谳,饮酒益精明。为廷尉十八年,迁御史大夫。
甘露中,代黄霸为丞相,封西平侯。三年,宣帝崩,元帝立,以定国任职旧臣,敬重之。时陈万年为御史大夫,与定国并位八年,论议无所拂。后贡禹代为御史大夫,数处驳议,定国明习政事,率常丞相议可。然上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言事者归咎于大臣。上于是数以朝日引见丞相、御史,入受诏,条责以职事,曰:“恶吏负贼,妄意良民,至亡辜死。或盗贼发,吏不亟追而反系亡家,后不敢复告,以故浸广。民多冤结,州郡不理,连上书者交于阙廷。二千石选举不实,是以在位多不任职。民田有灾害,吏不肯除,收趣其租,以故重困。关东流民饥寒疾疫,已诏吏转漕,虚仓廪开府臧相振救,赐寒者衣,至春犹恐不赡。今丞相、御史将欲何施以塞此咎?悉意条状,陈朕过失。”定国上书谢罪。
注释:
- 隽不疑:本传叙述隽不疑、疏广 (及兄子疏受)、于定国、薛广德、平当、彭宣等人的事迹。 这是一篇昭宣以来儒士出身而明哲保身的公卿之类传。
- 定国: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为人廉恭,尤重经术士,虽卑贱徒步往过,定国皆与钧礼,恩敬甚备,学士咸称焉。
- 定国: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
赏析:
本文描述了于定国在汉武帝时期作为廷尉的卓越表现和他治理国家的方式。通过具体事件展现了他处理政务的严谨性和对百姓的深切关怀,如他在处理民间纠纷、赈济流民等事务中所体现出的公平正义和为民着想的精神。这种公正无私的行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
文中还提到了他与其他官员的互动及其在朝政中的地位变化,显示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重要性以及他对国家稳定和发展的贡献。
此外,文中也反映了汉朝晚期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的严重性,以及皇帝对于这些问题的态度和解决方式。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代的历史背景及其政治制度的特点。
《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是一篇关于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于定国的记述。通过详细描写其生平事迹和治理国家的具体措施,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同时,文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皇帝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视。
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记录,也是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
文章还强调了在处理政务时应注重公正和公平的原则,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治理国家时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