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帝即位,征宝为谏大夫,迁司隶。初,傅太后与中山孝王母冯太后俱事元帝,有隙,傅太后使有司考冯太后,令自杀,众庶冤之。宝奏请覆治,傅太后大怒,曰:“帝置司隶,主使察我。冯氏反事明白,故欲擿觖以扬我恶。我当坐之。”上乃顺指下宝狱。尚书仆射唐林争之,上以林朋党比周,左迁敦煌鱼泽障候。大司马傅喜、光禄大夫龚胜固争,上为言太后,出宝复官。
顷之,郑崇下狱,宝上书曰:“臣闻疏不图亲,外不虑内。臣幸得衔命奉使,职在刺举,不敢避贵幸之势,以塞视听之明。按尚书令昌奏仆射崇,下狱复治,榜掠将死,卒无一辞,道路称冤。疑昌与崇内有纤介,浸润相陷,自禁门内枢机近臣,蒙受冤谮,亏损国家,为谤不小。臣请治昌,以解众心。”书奏,天子不说,以宝名臣不忍诛,乃制诏丞相、大司空:“司隶宝奏故尚书仆射崇冤,请狱治尚书令昌。案崇近臣,罪恶暴著,而宝怀邪,附下罔上,以春月作诋欺,遂其奸心,盖国之贼也。传不云乎?‘恶利口之覆国家。’其免宝为庶人。”
哀帝即位,征宝为谏大夫,迁司隶。
【注释】:哀帝,即刘欣,是西汉末年皇帝;司隶,是官名,负责监察百官。
【赏析】:此句表明宝被朝廷召回,并升任司隶。
初,傅太后与中山孝王母冯太后俱事元帝,有隙,傅太后使有司考冯太后,令自杀,众庶冤之。宝奏请覆治,傅太后大怒,曰:“帝置司隶,主使察我。冯氏反事明白,故欲擿觖以扬我恶。我当坐之。”上乃顺指下宝狱。尚书仆射唐林争之,上以林朋党比周,左迁敦煌鱼泽障候。
【注释】:有司,是官吏的意思;擿觖,意为指责别人的过失;鱼泽障候,是一种官职名称;唐林,是当时的一位官员。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当时的政治斗争背景,以及一些官员对傅太后的不满和反对。
大司马傅喜、光禄大夫龚胜固争,上为言太后,出宝复官。
【注释】:大司马,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傅喜、龚胜,都是当时的官员;为言,是向上级请求的意思。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一些官员为了保护傅太后而努力争取宝复官的事件。
顷之,郑崇下狱,宝上书曰:“臣闻疏不图亲,外不虑内。臣幸得衔命奉使,职在刺举,不敢避贵幸之势,以塞视听之明。按尚书令昌奏仆射崇,下狱复治,榜掠将死,卒无一辞,道路称冤。疑昌与崇内有纤介,浸润相陷,自禁门内枢机近臣,蒙受冤谮,亏损国家,为谤不小。臣请治昌,以解众心。”书奏,天子不说,以宝名臣不忍诛,乃制诏丞相、大司空:“司隶宝奏故尚书仆射崇冤,请狱治尚书令昌。案崇近臣,罪恶暴著,而宝怀邪,附下罔上,以春月作诋欺,遂其奸心,盖国之贼也。传不云乎?‘恶利口之覆国家。’其免宝为庶人。”
【注释】:顷之,不久之后;衔命,意思是奉命出使;刺举,意思是揭发、弹劾;榜掠,意思是用鞭打等手段拷打犯人;纤介,意思是细小的缝隙或空隙;浸润,意思是慢慢渗透;诬陷,意思是捏造事实进行陷害;丞相、大司空,分别是古代的官职名称;盖国之贼,意思是国家的蛀虫;传,是指《左传》。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宝上书为郑崇平反的过程,以及他的正直和坚持。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朝廷腐败现象的担忧。